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55节 (第1/6页)
第三,陈长远教授,你口口声声说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成本过高,实际情况真的是如此吗,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是,你所说的官员数目太大不过是找理由夸大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成本而已,你的这种做法是属于是典型的“数字恐惧心理”,我可以举两个例子來说明你这种说法的荒谬,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制度、高考制度所实施的对象复杂不复杂,人数多不多,但是我们国家的这些制度哪一个都沒有因人多而空转,恰恰相反的,这些制度实施的非常好,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口口声声说说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成本高,但是你可制度,如果不实施,我们损失的将会更大,根据一些未经证实的数据披露,仅外逃贪官每年带走的国家资产就高达500亿美元,虽然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是从一个侧面却反映了外逃贪官给我们国家财产所造成的重大的损失,如果能够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我们国家的总收益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即使反腐败成本稍微大一些,与收益相比却又是微不足道了。 第四,阻止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出台的是立法条件问題吗,大错特错,我们国家早就颁布了相关规定,其中有两份关键的文件可以作为我们海明市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依据,即1995年发布的《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和2001年发布的《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我们海明市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沒有任何立法方面的障碍,我不知道陈长远教授你所说的立法条件问題到底指的是什么,官员财产申报并公示个人财产是国际惯例,是大势所趋,早实行比晚实行有利,早实行早取信于民,越早越主动,陈长远教授,对于我的论点,你认为如何。” 听到刘飞居然一条条的反驳自己的观点,一开始的时候陈长远还真沒有在意,在他看來,刘飞这样一个专注于人事工作和经济发展的干部,在官员财产申报这样带有一定学术性味道的辩題上,根本不可能和自己这样一个专注研究了数十年的学者相提并论,然而,当刘飞一条条的反驳完之后,陈长远的脸色却越來越苍白,他突然发现,刘飞不仅把他的论点批驳得体无完肤,而且自己很难找到再次反击刘飞的手段,这让他感觉到相当的憋屈,本來他准备了很多后手來应对刘飞的各种观点,但是他却发现,刘飞的每一个论点都直指自己那些论点的核心弊病,让他有心有力却使不出來,最终被刘飞气得双拳紧握吹胡子瞪眼却也只能暗气暗憋。 刘飞说完,整个研讨会现场顿时一片沉寂。 肖建辉和杜洪波等人全都眉头紧皱,他们谁也沒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种地步,刘飞竟然凭借一己之力,抗衡两大专家学者。 此时此刻,肖建辉、杜洪波、罗天强全都把目光集中在了他们请來的最顶尖、最权威的专家,范晓辉的身上,范晓辉可是享受特殊津贴的顶尖专家,在华夏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 第十一卷 海明终极考验 第2760章 舌战群儒(3) 看到肖建辉、杜洪波和罗天强看來的目光,范晓辉知道这一次必须得自己亲自出马了,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刘飞不过是一个专注于政务的官员,但是他竟然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这种偏向于理论性的东西了解得这么清楚,而且竟然能够接连驳倒两名专家学者,虽然刘飞表现出了超强的辩论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范晓辉看來,刘飞在这方面的见识依然带着一丝局限性,他直接插口说道:“刘书记,我只想和您谈一个问題,那就是海明市试行官员财产制度所带來的严重的政治风险,我相信你应该可以看得到,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存在着严重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财产申报制度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会付出巨大的社会代价,我记得你之前曾经拿一些国家实施这种制度成功的案例來反击前面两位教授,这回,我也和你谈谈这个问題,实事证明,在一些国家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后,一旦较高级别的官员被查出问題,马上就会使民众对相关的领导层的信任产生质疑,在任何地方或部门首轮推行财产申报制度之后,如果真是不折不扣推行的话,极可能会引发一场强大的反贪风暴,造成政坛和社会的大地震,当年的韩国就很典型,想当年,在金泳三总统以身作则的大力推行下,一大批高官被迫辞职,数千名腐败的政府官员受到惩处,其中包括韩国国会议员、法院院长、市长、多个部门的长官、空军和海军总长等一大批高官显要,在这样激烈的反腐风暴中,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局面能否得到有效掌控也是一个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