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亲一下,马上来灵感  (第1/2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琢,不成才。    经历过这次劫难以后,张芙蓉明显感觉到张一鸣变了,如果说以前,张一鸣有些光芒内敛,现在却是锋芒毕露,尤其刚才那句“我花开后百花杀”,更让张芙蓉感到了些许陌生:这个张一鸣不会要造反吧?    日月更迭,沧海变桑田,有些事情,有些人,注定是要变的。    张一鸣好像看出了张芙蓉的顾虑,“噗嗤”一笑:    “小傻瓜,放心,我是不会把族人带向大逆不道之路的,”    “你才傻呢?”    无论如何,这个男人是张家堡人,只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族人,让族人过上更好的日子而已,张芙蓉随即释然,娇笑一声:    “一鸣,刚才你以菊花为题做了一首诗,而我喜欢的是梅花,你再以梅花为题,为我做一首诗,好不好?”    “好是好,只不过现在没灵感!”    张芙蓉有些兴意阑珊,无趣道:    “那,那你怎么才有灵感呢?”    张一鸣坏坏一笑,指着自己的脸颊道:    “亲一下,马上就来灵感!”    不料,张芙蓉美眸流转,笑吟吟道:    “好啊!”    张一鸣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万分,还偷偷往周围瞄了几眼,没人!    突然,张一鸣就感觉腮帮子被人捏住,并在慢慢的旋转,耳边传来张芙蓉恶狠狠的声音:    “张一鸣,这回你有灵感了吗?”    “哎吆,疼,疼,轻点,有了,有灵感了!”    张一鸣揉揉腮帮子,用深闺怨妇的眼神看了一眼张芙蓉,轻声吟道: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这是宋代王安石做的一首《梅花》,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张芙蓉岂能感受不到这首诗的意境悠远?突然感到一阵牙疼,有一种想把张一鸣打成猪头的冲动,一个经商的厨子为何满腹经纶,这让整日浸淫诗词歌赋的书生们情何以堪?    张芙蓉总算明白了为何每次听到张一鸣的诗作,老师柳如渊都会萎靡不振。    张芙蓉叹了一口气,幽幽道:    “唉,一鸣,你是个旷世奇才,做厨师,经商都可惜了!”    张一鸣突然脑中闪现出一个由来已久的念头,一笑:    “蓉儿,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奥?不妨说来听听?”    “我想办一家文学出版社!”    张芙蓉就像听天书一般,俏脸上布满疑云:    “文学出版社?”    “嗯,就是集发行,印刷于一体的印刷企业,而且拥有自主版权,可传播时事新闻,花边报道,亦要涵盖诗,词,歌,赋,民间好玩好听的故事,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    张芙蓉眼睛一亮,拍手称赞道:    “好,好,真是太好了,你肚子里那么多的诗词,还有好听的故事,如果把它们都印刷成册,肯定大受欢迎,到时广为流传,也算为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然后某人掰着手指头开始算开了:    “如果按印刷一本诗集的毛利是三钱银子来算,除去人工和印刷成本,再折去营销费用,一本至少能赚一钱银子,如果卖出一千册,那就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一千万册,那就是一百万两银子,刊登寻人启事一则一天收十两,寻狗启事十五两,征婚启事收二十两,按每年有五万失踪人口,八万狗狗走丢,十万光棍发春……,哇,五年,我就是全国首富,十年,我就是世界首富……”    张芙蓉彻底石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