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当球长_第八百三十三章 影帝渥巴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三章 影帝渥巴锡 (第2/3页)

,以至于鲁缅采夫手中的哥萨克只剩下了两千人。

    哥萨克骑兵的加入也没能给中国包围巴尔瑙尔的围城部队造成多大的影响,巴尔瑙尔城外的国防军就有一万多人,附庸的蒙古、哈萨克骑兵可也上万人呢,陈汉方面的骑兵部队更强大。但这些情报很快就报到了斋桑泊一带的西北军区都督陈启的手中,几乎是同一时间,渥巴锡抵到的绝密情报也送到了陈启的手中。

    然后国防军的一切行动就全照着鲁缅采夫的‘预料’而动了。

    后者就像是鲁缅采夫指挥棒下的小丑,叫干什么干什么。

    巴尔瑙尔是距离新库兹涅茨克和托木斯克最近的战场,三座被围的俄罗斯城市大致能连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巴尔瑙尔就是最东北角的那个点。

    巴浦洛达尔是这个倒立的等腰三角形的点,在最南方,巴尔瑙尔和鄂木斯克就是一东北一西北。

    俄国人想要做点什么,当然要首先解决巴尔瑙尔的问题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新库兹涅茨克出发的西伯利亚军已经掉头向南了。上千公里的距离,他们要走到斋桑泊需要小一个月的路程。

    因为在军事行动之前,俄国人可没机会在新库兹涅茨克通往斋桑泊的路线上预设兵站,他们一起的补给都必须自己随‘身’携带着,那就太拖拉行程了。

    而在鲁缅采夫的预计总,西伯利亚军根本就达到不了斋桑泊,就会被中国人发现,继而中国人会调集大批步骑部队吃掉这支深入己境的俄罗斯孤军,那时巴尔瑙尔城外的俄土骑兵需要适当的变得强势些。就好像在尽可能的吸引中国人的视线一样,这样能起到一种对西伯利亚军‘掩护’的作用不是。

    而在这个过程里,中国的军队也肯定要对三座城市发起进攻了。

    鲁缅采夫相信,三座城市里的火箭弹会好好地教训中国的军队一顿,然后在中国人的视线被转移的时候,他手中握着的第一军和土尔扈特骑兵,就可以趁虚而入尽情的收割中国人的性命了。

    就算中国人意识到不对,再调集军队增援,那也来不及了。

    萨尔特科夫亲自来到了巴尔瑙尔的前线,在图穷匕见之前,巴尔瑙尔一线的俄军骑兵是很需要尽可能的活跃,以引人中**队的视线,尽力掩护西伯利亚军的。

    只是,土尔扈特骑兵和哈萨克骑兵越来越多的聚集在这里。渥巴锡的脸色是阴沉沉的。

    这些日子的扰袭战里,土尔扈特骑兵被打死打伤俘虏了三四百人了。这可是自己人被自己人打杀啊,还有什么比这种悲剧更糟糕的悲剧吗?

    渥巴锡在心底里告诉自己,这些都是为夺取胜利而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他心里就是滴血一样痛。

    伊万伊万诺维奇萨尔特科夫对待渥巴锡很友善,这不仅是因为情势所迫,也因为他欣赏渥巴锡的勇敢,上一次俄土战争中他们虽然没有并肩作战过,但渥巴锡肩膀上的上将军衔也不是白给的。战场上的渥巴锡是很勇勐的!

    如今的局势危险,俄军步骑都陷入了劣势,那么有着一个勇勐而又富有责任心的勇士在大反攻中做搭档,萨尔特科夫感觉着是一种幸运。

    是的,渥巴锡脸上因为心疼自己死伤的部族骑兵而产生的阴云,被萨尔特科夫当成了为战局发愁而表现出的沉思。这是一个美好的误会。

    “我们必须抢回优势,现在还需要把中国人的目光更多地吸引到巴尔瑙尔。”渥巴锡说这句话的时候眼前浮现了一个个向他索命的冤魂。

    那些部落勇士死的太冤枉了。

    就算四十五岁的渥巴锡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冷酷人物,也有点承受不住这种内心的压力。他现在无比渴望着真像曝光的那一刻,似乎那样他的内心就会变得轻松一些。

    东面传来消息,那在伊尔库茨克城外被‘消灭’的两千多土尔扈特人,现在已经在巴尔瑙尔南部集结待命了,只等着俄罗斯主力部队一头扎进包围圈中,想要真相大白很简单。

    那两千多在中国境内生活了十几个年头的土尔扈特骑兵,每个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一些人还学会了写汉字、算术,学会了兽医和种植技术,还有一个个新鲜出炉的蒙古大夫。

    再笨蛋的人被灌输式教授了十几年后,也能铸造成型,并且是合格的。而这些人在日后就是土尔扈特部更加繁衍壮大的基石。

    ……

    渥巴锡的表演很成功,作为一个资深人士,伪装了十几年都没有被发觉的真影帝,他该苦恼的时候苦恼,敢愤怒的时候愤怒,萨尔特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