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节 (第3/3页)
心头的消极情绪拨散。 要在六部新设置一个官职,一般两个方法,一是皇帝提出;二是官员自己提出。而第二个方法也有三个步骤,下面官员提起;六部商议,意见由决议机构中书门下整合;最后则是皇帝拍板。 也就是说,最后的决定权在皇帝手中。 赵言这些资质浅的官员,原本没有参与六部商议的资格,但谁让这个副职是为了他们这些毛头小子设立的呢? 六部会议上,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吵得热闹的都是上了四十岁的官员,那些官职大的,更是一顿脸红脖子粗。 赵言仔细辨认了一下,反对的都是年纪比他们大了一轮在朝中待了许久的官员;而支持的,站在王大人这边的,是真的事务繁多且极需要协助的机构代表人员。 反对的人知道皇帝的态度吗?当然知道,知道当今皇帝主张给新人发挥空间的这个态度,但他们更怕分散权力,且内心不服,毕竟他们是在朝中待了五六年甚至十来年二十年,才呕心沥血爬到现在这个位置:正四品上。而新人呢,一爬就爬到副职,虽说是试水的职位,但若是经皇帝拍板决定后,试不试水有何关系? 他们还想要剧烈挣扎一下,毕竟赞成方被他们反对方说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各位,各位大人!户部的最终审核事务一项,本官是真忙不过来,如果不增设一个副职,不知各位可来助本官一臂之力?”吵吵闹闹半天,王大人插进他们话题之中。 “忙不完那是王全你自己的事,我兵部都能忙完。”兵部侍郎暗里讽刺他能力不足。何况他兵部主管全国武官的任用和兵籍、军机、军令之政,可不像他们一样白天黑夜都处理数据。 王大人脖颈以上红了,他不是心虚,是骂不过。 赵言坐在下方不起眼的位置上,目光扫了一眼兵部侍郎,他记得赐下宅子时,刘公公便提过,他隔壁是兵部侍郎,也就是此人。 一人站出来做和事佬,“各位,这项意见虽说是王大人提的,但陛下若是反对,早就直接拒绝了不是?还请各位不要因为这事伤了和气。” 兵部侍郎往后一靠,视线扫过他,“秦大人,秦侍中令,谁不知你与那王全关系好,你这是替我们说话还是替他王全说话?你还是拿起笔整合一下我们的意见比较好。” 王大人再次站起,气得脸色胀红,“付大人,咱们就事论事,你不要污蔑于我。” 秦大人的脸色也是僵硬了一瞬,尔后拱手和气道,“我自是会做好整合意见,只是各位别伤了和气。” 兵部侍郎冷哼一声,他是坚决的反对党。 这一事吵吵闹闹了一个时辰不止,赵言见那秦大人手中厚厚的一叠纸已经用掉了小半叠,当场的人依然坚持各自意见,拒不退让半步。 最后还是到了用午饭的时候,他们不得已要散了。 秦侍中令拿起一叠纸张,“各位大人,我定会如实上报陛下。” 那些个官员吵吵闹闹,只看了他一眼,互相争吵着退下。然而这些吵闹的官员里面,可不包含他们‘新生’。 可以说,在副职未设立之前,他们这些‘新生’还不被他们看在眼中。 赵言稍微走得慢一些,一出门便见王大人与秦大人在一道说话,他脚步一转避开了。 只走到转角处,他被人瀚哥儿喊住了,他抹了把汗,“言哥儿,” 二人默契对视一眼,一同并排往前走着,不与前面那波官员挤在一起走。 吴瀚慢下脚步来,说了一句,“也闹得太凶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