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3节 (第3/3页)
不过内心深处,弘德帝总希望官员们日常出些新意,给他找添些乐子,而不是年年月月,按部就班。 “谢尚送的什么?” 丢下谢子安的折子,弘德帝问心腹。 往年谢尚的礼都是和谢子安一道上来的! “谢状元贡的是一对汉代青铜鎏金灯。”李顺垂目回禀道。 皇宫里存了不少起自商周的青铜器,不过都是食器、酒器、水器、乐器、铜镜、符节、玺印之类。 铜灯也有,但都是唐后,并没有汉代的。 想陛下富有四海都没有的东西,李顺心说:谢尚凭啥去了回陕西就有? 且他大部分时间还关在贡院! 鉴于谢尚出门买大米,回京买宝石以及先前各种买木器裘皮等种种暴发户行径,李顺一点也不信任谢尚看古董的眼光,所以刚刚看到礼册后还特地瞧了眼灯,然后愈加确定谢尚十成十是被人给骗了! 李顺的手心这就为谢尚捏了把汗——陛下可不是谢尚,而这灯连他都瞒不过,又如何能瞒过陛下的龙目? 现就看陛下追不追究了! “谢尚把他在陕西得的那对青铜油灯进来了?”弘德帝闻言也是诧异,然后便吩咐李顺:“拿来给朕瞧瞧!” 他要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灯,竟然叫谢尚如此相信是个上古古董,还给他进! 看到小太监拿来的灯是一对跽坐侍女执灯形的鎏金青铜灯,弘德帝不禁呦了声,有些意外道:“竟是个人偶铜灯!” 果是少见! 不怪谢尚当真! 等目光扫到宫女手中提着的类似稻棉田诱虫灯台一样的铜灯,弘德帝恍然大悟,忍不住吐槽道:“难怪谢尚要进这个灯,原来如此!” 所以这个灯是谢尚偶然撞到,还是有心人做局? “点上!”弘德帝吩咐心腹:“朕细瞧瞧!” 瞧瞧到底是什么古怪! 等李顺拿灯油的时候,弘德帝看灯盘有个手柄样的凸起,试探地拉了拉,不想拉动了灯盘,带动原先堆叠在一处的的弧形铜板转开,灯口瞬间变小。 “不错,”开合几回,弘德帝笑道:“这个灯转动灯盘就能调节灯光大小和方向,可算用心!” 除了假得厉害。 就是现今,能调光的灯也是稀罕——宫里也只几处正殿才有,就更别说汉代了! 李顺闻言不敢接茬。他沉默地添了灯油,拨好灯芯,点着了灯。 弘德帝背着手在一旁看着,然后看出了不对——这油灯竟然没有油烟。 这油烟都去哪儿了? 弘德帝疑惑地在灯上敲敲摸摸,然后在侍女的头肩部寻到一处接缝,拧开,发现侍女看似挡风的右手衣袖、身体、下垂的左手衣袖其实是个烟道,烟道的两端一头连着灯罩,一头连通着灯铜盆形状的底座。 所以,弘德帝心说:下面这个盆,并不只是个装饰,而是有用途的。 “谢尚的折子呢?”弘德帝拿着侍女像的右手问李顺。 李顺赶紧拿来,弘德帝两眼一扫便道:“谢尚考证了,说把这个宫女胳膊装回去,底下这个盆装上清水,能消烟洗尘,洁净灯气——李顺,你倒些水进去瞧瞧!” 水倒上,弘德帝想起稻田诱虫灯下的水桶禁不住笑道:“像,真像!难为谢尚寻得这么个灯!” 真是又精致又有寓意。 即便不是汉代古灯,但冲这份心思也是独树一帜。 所以这到底是个什么灯? 弘德帝愈加来了兴致,由此又细看灯座上的铭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