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细水长流_第9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节 (第3/3页)

了说媒外还兼给小囡们裹脚。”

    “裹脚知道吧?就是拿那个白布撕成白布条,然后把脚缠起来,缠成三寸的大小。”

    “刚你也说,这金凤的脚都不止三寸大了。这城里姑娘们的脚可不就是打六岁开始裹的吗?”

    “似你们家大房的闺女红枣,今年都七岁了,那脚早就长长了。即便现在赶着裹,也裹不成三寸金莲了。”

    “这城里读书人家如何能够看上?”

    第98章 据说砖瓦要涨价

    据说砖瓦要涨价

    花三天时间列好春夏耕作计划, 余庄头在心里有了大谱儿方才找庄仆来划地。

    首先要划的地, 自然是庄子要加建的磨坊。

    因为磨坊需要用水,所以几乎没犹豫的, 余庄头就在原来井台南边的荒地上划了块地,地的尺寸完全照办原来的磨坊,一样的三丈六尺长一丈八尺宽。

    新建的磨坊离井台足有一丈五尺, 留够了将来修条好路的距离。

    算好建磨坊需要的石头和砖瓦数量,余庄头方才开始丈量庄仆们的宅地。

    老北庄客堂东的荒地有余庄头和他两个弟弟再外加潘安一家,四户人家,一起养羊。

    就这几户人,自然得住在一块儿相互照应。

    本来男女工房的对面, 贴着新划的磨坊,是最佳的建宅地––离井近啊。

    但余庄头担心庄子后续还有其他建设, 便就把宅地安排在了男女工房外小树林对面的向阳河岸上。

    河水可以洗衣, 河岸可以种菜,树林里可以养鸡, 而且此处离井也不算太远, 挑水也就是个二十来丈的路。

    看好地方,余庄头并排划了一溜四块五丈五尺长宽,面积约半亩的方形宅地。

    与高庄村一样,宅地的四周都留出了六尺宽可以走牛车的道路,南向近河岸的地方,更是留出了一丈宽的路,以备往后修河堤使用。

    至于山后的两块宅地, 因原来就是整一块,且还没有任何建设,所以余庄直接在就地的中心,向阳河岸这边一排划七块地即可。这样七户人家门前都有一块向阳的菜地。

    至于井,则以后再说吧。这近山的地打井都是深水井,可不便宜。

    在李满囤瞧过两块地后,老北庄的庄仆们就开始研究自家的宅子要怎么修––如何利用手里有限的钱修尽可能多的屋子。

    余庄头见识最广,所以庄里人找他商量过后,十一户庄仆便都统一了建宅方案。

    五丈五尺宽的宅地,一丈面宽的屋子可以修五间,中间还能留个五尺的门堂。这样宅地南边五间,北四间,两边一起就能修九间屋。北面的屋进深四米,向阳,可以做房间,住人,南面的屋进深九尺,做厨房、柴房以及库房,也是足够。如此,宅地的中间还能再加修四间面宽一丈,进深十二尺的房屋,做主屋,住人。至于,中间和北面空出来的一丈五尺的长条,则可以建猪圈,鸡舍和茅房。

    一套宅子房屋十三间,以一间屋一吊钱算,便就要十三吊钱。钱不够,也没关系,先尽着手里的钱四间、五间的建,有多少钱就建多少屋。等啥时候手里又有钱了,就再加建。

    等所有人都算出自家建屋的花费,然后又都给余庄头交了钱。如此便就到了正月二十一。

    正月二十二,一早余庄头就带着钱坐着潘安的骡车去买材料,而其他人则开始给庄子的磨坊挖地基。

    余庄头和潘安赶到采石场才知道,现石头的送货都排到半个月后了。

    排队订货时,余庄头听到有人问伙计:“伙计,你们石场生意这么好,咋不多招几个采石工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