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细水长流_第9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节 (第2/2页)

就是这屋里的大人,比如她儿子李满园都赶不上。

    所以,于氏想:不怪族里许多人都看上了红枣–即便撇开她爹的家业,她自己个也是个极稳重极识大体的人。

    不过,以继子现今的家业,一准看不上杏花家的那点家底––如何能让继子看上外孙刘茗呢?于氏陷入了沉思。

    第94章 元宵夜难眠

    饭后, 李满囤一家便回了庄子。李满仓则赶牛车送李满园父子回家去。

    刚出村时还好, 等这牛车过了西陈村后,李满仓便发现这路上的人车越来越多, 而且方向都是进城。

    李满园看着穿着新衣的人流,忍不住兴奋劝道:“哥,你看这许多人!”

    “一准都是西陈村进城去看灯的!”

    “你送我进城后, 就先别回家。”

    “晚饭去我家吃,牛车也搁我家!”

    “晚饭后咱们一起去看灯。”

    “看好灯后你再回家,如果爹问,你就说城里人多,路堵住了。”

    李满仓很想回头瞧瞧弟弟李满园狡黠的笑脸, 但一路的人车却让他不敢分神––牛车撞到人可不是玩的。

    等车行到大刘村外的码头,就不止路上的人了, 李满仓还看到三三两两从一艘艘乌篷船下来的人。

    路上的人实在是太多。牛车走不上前, 李满仓眼见坐车还不及步行快,便回头说道:“满园, 你和贵富下来自己走吧。”

    “前面牛车过不去了。”

    李满园下了车, 左右瞧了瞧进城的人流说道:“哥,你看这么多人都去,今晚的东街不定怎么热闹呢!”

    “哥,你真不去?”

    “今儿不去,”李满仓摇头,转又嘱咐道:“你自己进城一定拉好贵富。”然后又嘱咐贵富道:“贵富,你要跟紧你爹。”

    “别叫花子把你给拍走了!”

    李贵富过了年九岁, 已经知事,加上正月十三又进私塾学了两天规矩,当即便拉住他爹的胳膊道:“二伯放心,我会小心的。”

    目送李满园父子离开,李满仓方艰难地指挥牛车掉转车头,回了高庄村。

    庄户人家的晚饭都吃得早,基本在天黑掌灯前就已吃完。

    虽然今儿是过节,但因为李高地说了明天一早赶城门开时进城看灯,故一家人还似平常一样都早早地各回各屋洗洗睡了。

    郭氏收拾好厨房后,给李贵吉和自己洗漱。随后她将孩子送到婆婆房中,方才回了自己的屋。至于李玉凤、李贵雨、李贵祥则都是自力更生,自己照顾自己。

    屋里李满仓已经在炕上躺了下来,移到墙边的炕桌上搁着的油灯只留了豆大的一点火苗。

    郭氏坐到梳妆台前卸了头上的铜鎏金发簪后收好,然后方打散发髻拿出木梳来开始梳头。

    “当家的,”郭氏一边梳头一边问道:“你睡了吗?”

    “没。”李满仓合眼答道。他正盘算节后的家务呢,又哪里睡得着。

    郭氏道:“我和你商量个事儿。”

    “说吧,什么事儿?”

    “今年,咱家就别养猪了吧!”

    “啥?”李满仓一下子睁开了眼。

    往年家里都养三头猪,除了自家吃的肉和人情往来外,还能额外剩四吊钱。

    今春若似郭氏说的一样不养猪,那自家一年可就少了差不多六吊钱的收入。

    六吊钱,这都够贵雨和贵祥城里私塾半年的束脩了。

    李满仓替贵雨和贵祥寻的北城一个秀才开的私塾,正月十八开学,一个月一个孩子收五百文的束脩。李满仓家两个孩子一个月就是一吊钱。

    如此束脩一年就是十二吊,然后加上书本笔墨,就是近二十吊。再两年,贵吉也入了学,那么三个孩子一年的学费就要三十吊钱。

    三十吊钱,他城里的宅子也就这个价了。

    “当家的,”郭氏走过来挨着李满仓坐下:“你看,家里去岁秋天收的两百多斤棉花,到现在还没摘出皮棉来。”

    “而且,先前家里养猪打草都还有贵雨和贵祥两个相帮着。”

    “今年两个孩子正月十八就要到城里上学去了。这便不似先前在村里学堂,每天只念半天书。家里的忙是一点也帮不上。”

    李满仓想说他可以帮着打草,但转想起开年后地里的活计都得他来做,以及往后早晚他还要进城接送孩子上下学,便只能沉默––家里这许多活计原来有三房人分担,如今活计不减,劳作的却只他公母俩,郭氏能撑到现在,也已是尽力。

    去岁秋收,郭氏就因为忙家务而无法下地干活,以致还要劳烦他爹李高地跟他一起打稻。

    难道说,李满仓想,今年两收,他还要拖累他爹跟他一起打稻抢收吗?

    思索良久,李满仓方道:“这事等我和爹商量了再说。”

    “嗳,你和爹好好说。”

    郭氏说完心里的话,很快便睡了。李满仓却更睡不着了––一年少了近六吊钱的收入,他得寻思从何处弥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