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8页 (第1/2页)
可是 就这么说定了。萧氏说道:我给你这些,也是希望能增大你获胜的筹码,只要你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 听见这话,孟则知张了张嘴,面上难掩感动之色:谢谢娘亲夫人。 听见这话,萧氏心酸之余,一脸欣慰。 第73章 送走萧氏一行人,孟则知招来左长史:去, 把卢道一卢大人请到书房。 是。 卢道一就是当年同孟则知一起赴南昌府应乡试的卢家公子。和孟则知一样, 他于科考一途上也颇为顺利。广德二十一年殿试, 卢道一得中二甲第二十六名,而后又在由礼部主持的朝考中顺利入选庶吉士。 按照惯例, 殿试得中新科状元,发榜之后即授职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则同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其余二、三甲新科进士则需要再参加朝考,前列者授庶吉士, 列次等者分别用为各部主事、中书或地方知县。 被取中庶吉士的进士需要在翰林院学习两年半, 期满后再经过一次散馆考试, 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二甲进士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三甲同进士授从七品翰林院检讨, 这才算是正式成为翰林院中的一员。 因大扬朝自开国以来就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 非翰林不入内阁, 因而能入选翰林院的官员都有机会平步青云。 散馆考试成绩差的则被授部属主事或地方知县,从此与翰林绝缘, 其仕途也大受影响。 卢道一上个月刚刚参加了散馆考试, 成绩优异, 如今正等着吏部授官。 只是今年散馆庶吉士的分配却与往年不同。 这一科的庶吉士都是孟则知的同年(同榜录取的人),关系自然非同一般。 工部原是二皇子的地盘,二皇子倒台之后, 工部下属的官员几乎都被清理了一遍,十不存三。 孟则知思忖再三, 拒绝了广德帝入户部观政的建议,选择了工部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户部一直都牢牢的掌握在广德帝手中。 不仅是因为孟则知想给自己一个最大的发挥空间,最主要的是因为工部除了掌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之外,还兼着机器制造的职责,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那这里边操作的空间可就大了。 广德帝也是存了考校孟则知的心思,稍稍一想,便也就答应了孟则知的请求。 所以这一科的三十多个庶吉士,除了因为岗位不够预备外放几个去河南做知县之外,剩下的都是要充入工部做主事的。 对于这些庶吉士而言,虽然这么做无疑是断了翰林院这条通天大道,但能入孟则知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