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7章 双动手(又是一万再求月票!) (第5/6页)
万世域微微一笑,对丁宇道:“这边可以叫一些学生代替夫子继续讲演,选拔一些如柳山长一样的夫子教授,近日入关‘游学’吧。” 丁宇微微颔首答应。 江南士林的反应夏浔如何不知?他倒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如果没有这件事的激化,那儿的读书人始终活在他们的幻想里,经过这么一番辩论,将他们的目光引到塞北来,叫他们多多了解一下发生在大明边疆的真实情况,就能改变其一些读书人的思想。 当然,夏浔不会一味地依靠他们的自悟,他离开辽东的时候,就已经嘱咐万世域,近期安排大批的辽东夫子士人赴原‘’讲学,同时还要让他们带上一些曾经饱受迫害的百姓,读书人讲道理,百姓们摆事实,跟原士林鼓吹仁恕之道的冬烘先生们打擂台。 他就不相信原士林全是些食古不化的人,只要通过这种努力,能改变他们之的一部分人,未来的大明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更何况这个过程本身,就能壮大辽东士林的影响。 一种化、一种思想,必然会受到其生存环境的影响,辽东士林的崛起,虽然也是继承自儒家化,却必将形成一种有别于原士林的独特的化体系,那就是大明未来的希望! ※※※※ 万世域准备抽调辽东士子赴关内,以游学为名进行宣传的时候,纪纲安排的人也上路了,此前他就安排了人秘密赴辽东拿夏浔的黑材料,这一次为了确保成功,他又派人赴沈阳卫联系阿鲁台,赴瓦剌联系万松岭,试图制造更多的罪证,将夏浔一举拿下。 与此同时,他自然也不会放弃可资利用的江南士林,他给沈度写了封亲笔信,叫沈度利用江南士人,制造对夏浔不利的更大的舆论。 沈度投靠纪纲以后,利用纪纲的权势,配合他精明的头脑,给纪纲赚取了数不尽的财富。在这个过程,沈度自己也发了大财,目前虽还赶不上他父亲沈万三当年富可敌国的程度,在江南也已是屈指可数的大富豪了。 淮北盐场,潘家。 潘启仁潘老爷子坐在主位上,客位上却坐了一个白面无须的年青人,在他下首又坐了一个貌不惊人的年人,一脸人畜无害的微笑。白面无须的年轻人翘着二郎腿,慢条斯理地喝着茶,说话的是他下首的那个年人。 “潘老爷子,沈度一再勒索于你,使你损失巨万,这事儿我们查得一清二楚。两淮盐厂,以潘老爷子为尊,潘老爷子的精明我们是知道的,相信你不会不留一点证据,就这么心甘情愿的任人勒索。呵呵,留证据,当然是要留着有朝一日起大作用的。如今,我们厂督亲自前来,这份诚意、这个份量,都够了吧?” 潘启年沉默不语,陈东微微倾身,目射出栗人的光芒:“潘老爷子觉得,我们东厂,对付不了锦衣卫?” 潘启年保养的一直很好,如今年逾七旬,那面相,还像五旬一般滋润,只是头发、胡子大半都白了。 潘启年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千户大人,不是老朽不肯擅助,实在是没有什么证据呀,那沈度打着纪纲的旗号索讨盐巴,只是一句话的事儿,老夫哪敢向他索要手令?若说人证吧,只须一句诬告,老朽偌大的年纪,担当不起呀!” 木恩眉头一皱,隐隐生起怒气。 潘启年捋着胡须,飞快地瞟了木恩和陈东一眼,自言自语般又道:“听说……,咱大明在北边利用鞑靼和瓦剌两虎相争的机会趁虚而入,降伏了这两头猛虎。纪纲可是在其出过大力、立了大功的,厂公和千户大人公忠体国,一意除奸,老朽佩服不已。可是,纪纲气势正盛,迎其锋芒,智者不取呀……” “哈哈哈哈……” 木恩一听他顾忌的是这个,不禁笑道:“本厂公是从金陵来往北京公干的,途经于此,想着拜访潘老先生,或可为本厂公再提供一些扳倒权奸的有力证据,来,潘老爷子还是不大信得过我呀!” 潘启年赶紧欠身道:“厂公言重了,老朽岂敢!” 木恩笑吟吟地向陈东递个眼色,说道:“取那东西出来,给潘先生!” 陈东犹豫道:“厂公?” 木恩点点头,轻轻拨了拨茶叶,低头抿了一口。 陈东迟疑一下,才从怀掏出一样东西,外边用硝制的软牛皮包了好几层,还用丝绦系着。陈东扯开丝绦,一层层掀开牛皮,从拿出一样东西来。 潘启年好奇地着,不晓得他们要拿什么东西出来,这时见,却是一份信札。 陈东取了信札在手,向木恩,木恩轻轻一扬下巴,道:“叫潘先生瞧瞧!” 担任厂督这么久,就算是一头猪,也该熏陶出一种上位者的气势了,何况木恩能侍候于御前,得朱棣信赖执掌东厂,如今一举一动,也自有威仪。陈东不敢违抗,便将那信札双手呈于潘启年。 潘盐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