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打太子  (第1/3页)
    思正宫的宫灯亮了。    雪下得并不大,一粒粒小得很,如同沙尘,只是一直下到傍晚,细细碎碎得很是磨人。    朱莹抱着理好的奏章来到宫里时,正逢杨固检下了晚朝,盘腿坐在榻上读先帝时的起居注。    前不久小病一场,如这雪一般磨人,很久才好。他的精力却没能养回来,从前下了晚朝还生龙活虎的,如今却不成了。    朱莹随着传报声入内,行了礼,一本本将奏章和处理办法读了过去,杨固检只听着,拿着玉簪挑桌上灯花。    朱莹每说一个,他便点一下头。    朱莹道:“工部尚书乞骸骨还乡,妾身拒绝了。您看?”    杨固检也点头:“可。”    他便是这般做的,先帝留下的许多良臣能臣,他都一直用到他们死在任上为止。    算起来,他对大臣夺情的次数,是历代最多的了。    朱莹又道:“程少监想以己功换兄长升任,推辞封赏,妾也拒了。”    这本是一件小事,杨固检却思索了许久。    他最终道:“今儿朕听御马监的人说这事,王咏私下里挺赞成的,你便允了吧。”    朱莹怔了怔,答道:“是。”    她伏在案角,重新批了这本奏章。正写着时,忽听杨固检问道:“太子今日去你宫里了,他怎么样?”    朱莹的笔,一下子停了。    “他怎么样?”杨固检又问。    他眼中映着烛火微光,面色在烛光下暗沉许多,显出一种不太正常的黄。    朱莹犹豫片刻,答道:“殿下过于仁善,与圣上完全不同。”    杨固检合上手里的起居注,放在桌案上,笑了笑:“仁善没什么不好。能把一个王朝延续下去的,总归还是仁君。”    朱莹抿了抿唇,重复道:“殿下他……太过仁善了些。”    她说了两次。杨固检猛然回味过她的意思来,直起身,急切问道:“太子理事了没有?”    朱莹摇摇头。    她道:“殿下举棋不定,心里自有想法,却又顾忌圣上的想法,一件事情,思虑许久,竟不能得个结果。”    杨固检眉头紧紧的皱了。    他问:“太子理的哪件事?”    “回圣上,是工部尚书告老,及程少监推辞封赏二事。”    杨固检追问道:“果真一样结果都没拿出来?”    “果真。”    他摆摆手:“朕知道了。你去吧。”    朱莹应了,行礼告退。    她挑帘出去时,忽听见里头传来一声悠悠长叹。    “朕……也算是老了。”    她一时停步。自有宫人上前劝解皇帝,朱莹站在外面,很久没能挪动步子。    她咬着牙,呆呆地立了许久,忽然跑了起来,奔出殿外。    外头的雪停了。    乌沉沉的夜色压下来,明月如磨洗过一般银白。几点稀疏的星辰极其高远,仿佛冲破了夜色。    朱莹仰头,遥望着它们。    她不清楚皇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叹息。他也不过三十多岁,就算放在古代世界里的上层,也能算做正当盛年。    他怎么就哀叹自己老了呢?    朱莹走在夜幕中。    四周的黑暗向她合拢过来,宫人手中的灯笼轻轻摇晃,烛火忽明忽暗,似乎随时有可能被这黑暗吞噬。    自穿越后便久违了的恐惧,重新袭上心头。    朱莹怔怔地想着,齐朝几代皇帝,便无几个长寿之人,算算年龄,这位皇帝,差不多也快到时候了。    而太子又……    正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