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节  (第2/2页)
公子身边的大夫医术高明,昨夜里一副药下去,姑娘这身子也不烫了。”    “噔”的一声,付茗颂手中的汤匙掉进碗里,发出一道清脆的响。    她面上划过三分慌乱七分惊讶,“沈公子与我们同行?”    蓦地,她突然想起昨日上船时远远见了一面的元禄。    说罢,付茗颂担忧的朝老太太看去,解释道:“祖母,这事我不知——”    老太太打断她,“沈公子心善,待你身子大好了别忘道声谢,莫要叫人觉得我付家的姑娘不懂礼数。”    付茗颂后半句话卡在喉咙里,见老太太面色并未有不快,才犹豫着应下,“…是。”    作者有话要说:    付怂怂:感觉很慌张    ——    昨天元宵我忘了,今天评论发红包==    第15章    老太太的话叫她心下忐忑,总觉得走哪儿不大对。    付茗颂味同嚼蜡地吃下一碗红豆粥后,揉着有些涨的小腹起身,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是了,老太太最看中男女大防,尤重名誉清白,沈公子再如何也是外男,可老太太言语中却并未要她避开,实属奇怪。    “遮月。”她抬头道:“你去后舱瞧瞧,小厨房可还备有吃食,送去给沈公子,替我道个谢。”    遮月诶了声,领着吩咐退下。    老太太不提点她,她也不能自己乱了分寸,若是亲自去,万一叫人误会,反而糟糕。    遮月动作极快,又恰好小厨房刚依元禄的吩咐开了火,剩下不少膳食,还都是热的,遮月给了厨娘几个碎银子,挑了卖相好的呈上去。    是以元禄解开食罩的那一刹那,还笑呵呵的道了句,“五姑娘真是有心了。”    闻恕目光漫不经心地落在食盒上,嘴角似笑非笑的弯了弯,拿他的东西谢他,可真是有诚意。    虽是如此,闻恕还是尝了几口,“让白太医仔细着,一行十日,她的身子吃不消。”    这世上没有人比他更熟知她的体质,看着瘦,实则更瘦,一把抱起来都是骨头,硌得慌,舟车劳顿便能要她半条命。    元禄现下已经十分习惯,半点都没大惊小怪,“是,奴才定让人好生看着。”    ——    一连五六日,因付茗颂病了一场,老太太便没让她在身边伺候,又怕她吹了冷风,连用膳都没让她一道。    如此一来,她的日子过的还算舒适,这赴京之路,倒叫她过出了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只有一事叫她心下郁郁,就是那个李大夫,三天两头给她诊脉送药,偏偏称是医者父母心,拦都拦不住,也只好由他去。    直到抵京前一日,姜氏在甲板上置了桌椅,许是打听到她身子痊愈,也差人请了她过去。    姜氏差人来请,付茗颂总不好找借口不去,何况她确实已大好,总躲着人也不像样儿,便叫遮月给她重新梳了发髻,换了身清爽的衣裳过去。    老太太已然就坐,一旁庄玉兰正殷勤地给她布菜。庄玉兰知晓老太太的口味,添的也都是老太太爱吃的,少不得要被夸奖几句。    但老太太身旁那个位置,显然是给茗颂留的。    她步子稳当地走过去,规规矩矩道:“祖母。”    老太太朝她颔了颔首,示意她坐下。    “身子可无碍了?”说话的人是付严栢。    付茗颂刚坐稳,冷不丁被他这句话吓得险些又要站起身,才捏起的汤匙又放下,“大好了,劳父亲挂念。”    付严栢向来没关心过她,这会儿自己也不大习惯,问过之后就也没再说别的。    一时间气氛有些静谧,只有汤匙撞碗的轻响。    忽然,姜氏身边的吴妈妈从舱内出来,“夫人,沈公子已用过晚膳,便不来了。”    姜氏眉头一扬,看向老太太。    这回请人,可是老太太让她请的,不过姜氏也没想到竟还会被回绝,也是稀罕。    老太太闻言也只淡淡道:“罢了,用饭吧。”    姜氏点头笑笑,“五丫头多吃些肉,瞧这瘦的。”    付茗颂手里的竹筷一顿,慢半拍地朝姜氏颔首:“……是。”    对面付姝妍苦着一张脸扒拉碗里的米粒,上次被老太太教训了一顿后她再不敢在人前说付茗颂的不是,只好趁着人不注意瞪了她一眼。    付茗颂瞧见了,却移开了目光,这便叫付姝妍心中更恼火了,偏偏还不能拿她怎么样。    此刻,船舱上层,闻恕正同闻争下棋。    闻争自打被闻恕逮了个正着后,日日身边都有人看管,就连上这船舱,都并非自愿。    但他不敢说,生怕又糟人冷眼。    元禄领着三两厨娘来布菜,将两双竹筷放置好后,才轻声打断二人。“皇上,殿下,该用膳了。”    闻争手执白子一顿,当即放下,往桌案扫了一眼,“这虾丸子是俞州一带的做法吧?”    没想恒王殿下对吃食还有研究,元禄笑了两声应道:“回殿下,正是。今日这道菜,还是付家大夫人亲自下厨做的,说是她们老太太好这口,这不,方才还差人来请皇上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