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节  (第2/2页)
,不再逼问司岂,提笔批阅奏章。    司岂心事重重地告退了。    刚回大理寺,左言就来了。    他一进门就问:“司大人,仪贵人如何了?”    司岂收拾了所有的心思,打起精神,说道:“纪大人说,刀口大,现在谈如何还早。”    左言颔首,真心实意地说道:“以往还不明白皇上为何会如此看重纪大人,此番算是领教了,巾帼不让须眉啊!”    他的眼里有光,那光是赞赏,也是兴趣。    对了,这位是鳏夫!    司岂扶额,好像又来了。    他心里莫名地有一种紧迫感。    当天晚上仪贵人就发烧了,先微烧,再高烧,然后昏迷不醒。    纪婵和太医院的太医们没日没夜地奋斗五日,仪贵人终于退了烧,刀口也慢慢开始愈合。    纪婵彻底打赢了这一仗。    回到家里时,小马夫妇来了,司岂也在,大家伙儿还张罗了一桌好菜,准备在刚刚竣工的饭厅里庆祝她凯旋。    “娘!”胖墩儿助跑,跳进纪婵怀里。    纪婵把他抱起来,他便搂着脖子在纪婵脸上“啾”了好几下,“娘,你可想死我啦,你想我了没?”    纪婵也亲了他一顿,“想,当然想,差一点儿就想死了。”    “嘎嘎嘎……”胖墩儿笑得像只胖鸭子。    小马夫妇和纪祎早就习惯他们娘俩了,跟着哈哈笑。    司岂觉得没眼看,想转开视线,又觉得心里痒痒的——一起生活好几天,胖墩儿除了拿他当了一回马,都没让他抱一下。    一大家子一起用了晚饭。    饭后,秦蓉帮孙妈妈捡了碗筷。    纪婵留司岂在堂屋稍坐,又亲自沏茶表示感谢。    司岂道:“我找来一位姓闫的举人,四十五岁,学识不错,大体满足你的要求。”    纪婵道:“试讲了吗?”    司岂看向纪祎。    纪祎点点头,“姐,闫先生很好。”    “你觉得呢?”纪婵看向胖墩儿。    胖墩儿也道:“娘,闫先生是个和善幽默的老头,我很喜欢他。”    “幽默?”司岂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词,他看着纪婵,“什么意思,有出处吗?”    纪婵一怔,“幽默”不是古代词汇吗?    好像是舶来的。    她拍拍脑门子,“我从师父那儿学来的,大概意思就是有趣可笑,还能引发思考,意味深长。”    胖墩儿同情地看着司岂。    司岂太熟悉这种表情了,这几日他经常在纪祎的脸上看到。    关于纪婵所谓的师父,他一开始是相信的,但自从罗清从襄县和吉安镇回来,他就一个字都不信了。    司岂常常自问,如果纪婵没有师傅,她的这些玄而又玄的技艺从哪儿来的呢?    有些时候,答案越荒诞就越接近真相。    第39章    司岂细细回忆过那一晚,纪婵撞墙前和撞墙后有着明显的不同。    他当时以为纪婵经历过生死和背叛,有所变化也是正常。    但事实证明,事实根本不是那样。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司岂有答案,却又不敢深想。    不管怎样,她都是胖墩儿的亲娘。    “虽然毫无道理,但也是很有趣的一个词。”司岂看了看纪婵浓黑的眼圈,站起身,“你回来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这就告辞了。”    “好,我送司大人。”纪婵早就等着这句话了。    她很累,想好好睡上一觉。    胖墩儿和纪祎起身送客。    “咚咚。”罗清敲门进来,“三爷,莫公公来了,请三爷和纪大人随他走一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