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3节  (第2/2页)
孩子的婚事定了。”    众人齐刷刷看向宏一,宏一羞得脸都红了。    陆老头拧眉,“之前不是说要等两年吗?怎么提前一年了?”    陆时秋摊了摊手,“估摸怕我们家反悔。”    陆老头没想到自家也成香饽饽,他笑了笑,看了眼宏二,吩咐陈氏,“明儿,你领宏二在家,别让她到处乱走。”    陈氏明白公爹的意思。点头应是。    宏二掐着手指,羞得耳朵尖都红了。    第二日,陆家人全部换上新衣,站在门前迎接客人。    前来贺喜的人很多,不仅是亲朋好友,还有周围几个村子。    流水席吃到饱,只要用红封随便给一份礼就成。    哪怕红纸里只放一文钱都成。    许多人家都会携家带口的来。吃得饱饱的,再离开。    瞧见这些人动作飞快,往嘴里塞东西,洪氏心里肉疼,脸上笑容已经不怎么自然。    但是昨晚公爹警告过他们。不许斥责前来贺喜的客人,更不许撵。    所以哪怕她再心疼,也只能忍着。    洪氏所幸来个眼不看为净,眼睛只看着巷子尽头。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驶了过来,洪氏推推旁边陈氏,“哎,你瞧瞧是不是段家来人了?”    就他们认识里,能配得上这样阔气的马车就一个段家。    就连他们的姻亲张家都出不起这样的马车。    陈氏认认真真打量,直到里面跳出一个年轻小伙子,扶着一位大腹便便的男人下来,她才摇头,“不是吧?”    陈氏猜对了,这人不是段家。    “在下是刘家庄刘员外,前来贺陆时秋陆老爷高中举人。”    刘员外?陆时秋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刘家庄在哪。不过他还是客客气气收下对方递过来的礼盒,请他进去落座。    没一会儿,又来了高家庄的高员外,陈家庄的陈员外……    等段老爷来了,陆时秋向他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都是盐俭县的大户人家,“咱们盐俭县已经几十年没人中过举了。你这一中举,家里马上就要跟大家同一阶层,他们可不就得上门搭关系吗?”    陆时秋恍然。原来这一阶层的人都会抱团取暖。    就连严家都派了管事送礼。    跟上回相比,这个管事非常殷切,“我家老爷去了京城,临走的时候,一再叮嘱我,送上厚礼。陆举人还请笑纳。”    陆时秋去府城的时候,住在张府。听张才新说起过,严老爷一大年时间都住在京城。只有回乡祭祖才会回来一个多月。    算起来,严老爷已经回京大半个月了。那时他的成绩还没出呢。    这管事说得够有水平。    陆时秋感激严老爷上次帮他,客客气气请管事进屋。    等苏甲来了,陆时秋把人迎进去。    这一桌坐的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陆时秋亲自留下陪客。    段老爷不愧是个大商贾,长袖善舞,把每人都仔仔细细介绍给陆时秋。    家里有什么产业,以什么为生,家族有什么出息的后辈仔仔细细介绍一遍。陆时秋记性好,听过一遍就能全部记在脑子里。    跟人喝酒的时候,名字和人全都能对号入座,就连问别人家中生意等问题,半点不出错。    这些人对他赞不绝口,“怪不得陆举人能中举呢。这记性也太好了。”    酒过三巡。    段老爷问起严府管家,“你们严老爷怎么才回京了?”    严管家笑笑,“老爷在京中置产,要打量生意,走不开。”    段老爷笑笑,“恐怕不是吧?我怎么听说他给孙儿辈请的先生又走了?”    严管家神色僵了僵。严家和段家是竞争关系。两家一直不对付。    严老爷做生意敢闯敢拼,家中孙辈却不争气,没一个是读书的料。    段老爷这时提起,就是挖苦他们家老爷。    严管事立刻反唇相讥,看向他旁边的段清鸿,“小人听说段少爷今秋才没中院试?这是第几回了?”    段老爷脸上一黑,很快笑了,“他呀,不是读书的料。我就不指望他了。瞧瞧,我这不是学人家老爷。给闺女找个好女婿也不错。咦,你家老爷不是挺擅长干这事吗?他怎么不给孙女挑个好人家嫁呢?”    严管事笑脸快要撑不住了。    严小姐在闺中慧眼识英才,挑中张老爷。后来张老爷中了举,两家结亲。    但是严老爷搬到京城,本意是为了方便孙辈读书。可是京城大小官员云集。    举人老爷挑联姻对象,根本轮不到严家这样有钱无势的大商贾。    就在严管事暴走的时候,陆时秋赶紧上前打断,跟严管事寒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