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节  (第2/2页)
城里该是如何沸反盈天的状况。    先同情一把谢三郎。    这日,谢砚下朝看见神情淡漠的孟潮生想起元妤来,偏头问石青,道:“元氏阿妤这几日没再有东西送进府?”    石青低头回道:“没有。”    谢砚蹙眉,又看了眼逐渐远去的孟潮生,不知元妤又在搞什么鬼。    什么动静都没有,可不像她的作风。    “找人盯着元氏阿妤。”    “是。”石青领了命,抿唇,觉得自家郎君真的太不实诚了。    明明就在意元府大姑娘,偏拿出一副不愿意理人的模样。    人家不来招惹他了,他还得派人去盯着,好似生怕人跑了似的。    石青没注意,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腹诽主子了。    走出宫外,谢砚上了马车,石青驾着车从常走的那条街路回谢府。    马车行得平稳,虽微有晃感倒也不妨事。谢砚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思量朝堂上的事儿。    没多久马车便行驶进闹区,周围都是日常摆摊开店来来往往买东西的百姓,声音虽嘈杂喧闹,但却是世间百姓最寻常的日常,并不惹人厌烦或过多注目。    有一刹,忽闻街上百姓诧异的惊呼声。    “喔……”    马车也随之猛然停下。    谢砚身子随着晃了一晃方稳住。    思绪被打断,他微微凝眉,问车外石青,道:“生了何事?”    石青张着嘴看着前面街道酒楼的景象,吃惊地回不过神,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回复谢砚。    他合上嘴巴,咽了咽喉咙,结巴道:“郎、郎君……”    谢砚没听到他回话,倒是听到了外头百姓不可思议的赞叹声。    “这谁做的……”    “这么大胆……”    “冲着谢家三郎去的,不知是谁家女郎……”    谢砚模模糊糊听了几句,再加上石青的反应,心底猛然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且第一时间想到了这几日格外安分的元妤。    下一瞬,谢砚猛地掀开了车帘。    只见眼前街道中的酒楼茶肆、衣铺果子店之上,不知何时垂下一条条红绸制成的竖幅,二楼的店外还挂上了红红的灯笼。在街道两旁,连成红彤彤的一片。    夸张的是街道上还铺了满地的桃花花瓣,还有零星的花瓣未曾落地,在空中飘舞。    可想这些东西在同时垂落下来时是何等景象。    而每一盏灯笼、每一条红绸之上都用毛笔书写着大字。    谢砚看见邻近的竖幅上。    右边书着:海上月是天上月。    左边书着:眼前人是心上人。    再往后的有:    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相离。    ……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    每一条红绸上都书写着不同的表情意的话,连绵望不到头。    红灯笼上则写着:妾心悦者,谢家三郎也。    笔迹铿锵有力,仿若掷地有声。    同一句话,两排灯笼,整齐划一连成了片。    街上、茶肆店铺的人全都被引了出来,仰头念着红绸上的情话,赞叹不止,议论纷纷。    “包下一整条街表情谢三郎,好大的手笔!”    “是好大的勇气!不知出自哪家女郎之手,我若是谢三郎,单凭这一出,也要接了女郎入府!”    “古往今来第一人也……”    “最风流者,果然非谢家三郎莫属!”    一句句,一声声,由远及近传入谢砚耳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