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节  (第2/2页)
挑,别管周围挤着多少人,都不会被忽略,康伟很快发现了夏晓兰一行人的踪迹。    “嫂子!嫂子我在这儿!”    康伟像个窜天猴一样在原地蹦跳。    手舞足蹈的,夏晓兰也瞧见他了,就往这边走。    “哟,刘叔,您这身可真派头。”    穿西装打领带,还提着公包,康伟一时都不敢和刘勇相认。    “这不是怕来京城丢你人吗?晓兰非得给我订做了西装。”刘勇说着,又想起来夏晓兰说的话,康伟现在算是客户,他赶紧给康伟递了一张名片。    康伟有点懵,反应过来后竖起大拇指。    他十分羡慕:“叔,您这样的才像大老板!”    刘勇肯定没康伟有钱,但刘勇的派头足。康伟赚了不少钱,自己跑长途倒腾香烟时穿得一般,如今在京城依旧做着这门生意,也不敢太高调。赚了钱康伟还没学会花钱,看到刘勇的打扮,他有几分意动。    “走吧,先出站再说。”    夏晓兰坐了十个小时的车,就学习了七八个小时,在火车上吃了午饭,此时肚子饿的呱呱叫。    3月的京城还没暖和,康伟就穿着夏晓兰送的那件羊毛大衣,他长得是不如周诚好看,身上那种天之骄子的自信,根本就掩饰不住。    龚洋反应过来康伟就是让几个人从商都赶来的“客户”,态度上有点拘谨。    两个泥瓦工更不用说,脚踏实地的站到首都的地界上,就光顾着激动了。    康伟开始还以为龚洋也是跟来的工人,挺诧异这工人看起来挺弱,听说龚洋是商都大学美术系的学生,康伟多看了两眼。    哦,也就是个普通人,对诚子哥造不成威胁。    康伟都见过两个周诚的情敌了,多一个美术系的学生喜欢诚子哥媳妇也不奇怪。    赚了钱不知道咋花的康大老板,借了一辆吉普来接人,这年头路上不会有交警查超载,6个人挤一辆车,康伟直接拉到了全聚德。    来京城的人,不吃吃东来顺和全聚德,那不是白来了吗?    就算到了夏晓兰生活的年代,全聚德早就被其他烤鸭店干下去,在外地人的认知里,全聚德的烤鸭还是要吃一吃的。在84年,全聚德绝对是招待外地友人的好去处,用首都人的话来说叫“有面儿”。首都大老爷们儿,做事不就图个有面儿么!    要说请客的套路,康伟是不如周诚的,周诚从小就有当老大的觉悟,请客吃饭从不小气。    按说两人家世背景相仿,周诚有些本事愣是像天生的,康伟不服气都不行。今天要是周诚来安排,绝对不会选全聚德……不过康伟这样水平,土包子如刘勇还是要学一学的。    84的全聚德名气很响,刘勇一看那菜单,又觉得不算特别贵。    一只鸭子才10元左右嘛。    咦,他为啥用了个“才”字?    是不是买过20斤的大青鱼,对吃饭价钱的承受能力变高了!    刘勇在那里胡思乱想的,首都也才这消费水平,他们家平时在吃上面是不是太舍得了。    “嫂子,你喜欢吃啥自己点,不要客气。”    烤鸭肯定是必点的,康伟一口气点了两只烤鸭,夏晓兰示意龚洋他们也看看菜单。龚洋和两个工人再傻也心里有数,这顿饭他们都是顺带的,哪会真拿起菜单点菜啊。    再说了,一份菜也要几块钱,他们那里会随便瞎点。    “每人一份鸭骨汤,要大份。干炸里脊、木须肉……芙蓉鸡片,赛螃蟹。”    夏晓兰也和康伟客气,一口气点了七八样菜。    酒是康伟自己带到的茅台。    夏晓兰会吃烤鱼,康伟自然不用说,等烤鸭上来了其余四人就跟着学,好歹没出丑把一顿饭吃完。龚洋连打饱嗝都是一股烤鸭味儿,他也被康伟劝了一杯酒,桌子上的菜自然是一扫而光。    康伟又送他们几人去招待所。    看着特别普通,走进去发现环境还真不错。    夏晓兰问贵不贵,“这钱可是我们自己出呀,不能超出预算。”    康伟都想哭丧着脸了,“我们单位的招待所,嫂子你要自己来住肯定不便宜,这不是有我嘛。”    “你还有单位?”    “你这话说的,我当然有单位啊!”    养老的工作那也是工作嘛。    工作是康伟二叔安排的,他就算赚了钱,这份工作也不敢随意丢掉。不准时上班没问题,要是一说不干了,肯定有人要通知康伟二叔。康伟不想家里闹矛盾,混日子的工作依旧干着。    康伟的态度有多随便,长眼睛的都瞧得出来。    龚洋羡慕极了。    这是首都人呀,也不晓得是啥背景,可真叫人羡慕。明年大四毕业龚洋也要分配工作,商都大学虽然不差,美术系的学生绝对分配不到康伟工作的系统来……人比人真的会气死人,一些人毫不在乎的,另一人拼了命才会得到的。    龚洋不是抱怨命运不公,他就是想着要好好表现。一开始他把给夏晓兰画海报当成是一般的小活儿,现在看来好像不仅是一锤子买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