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5节  (第2/2页)
把从家乡特意带来的特产送给了婆婆。    她说:“家乡的柿子特别甜,冬天的我拿它做了好多柿子酱。拿来它冲热水很好喝。柿子清热、润肺,生津,去年我看见您咳嗽,多喝点柿子水有好处。”    温芷华心一暖。    叶青水又拿出了腊肉和腊肠。    她刚想开口说,就被温芷华打断了:    “我知道,这个腊肉腊肠很好吃。”    不止谢奶奶惦记叶青水做的腊肠腊肉,温芷华去年吃过一次之后也很喜欢。    叶青水还怕婆婆跟徐茂芳一样,嫌弃这些乡下土特产。    她笑了笑说:“不止,这是庭玉亲手做的。”    温芷华生生吃了一惊,“庭玉还会做这些?”    谢庭玉冷淡的脸上,神情有些不自然。    “会的,他做得可好吃了……”叶青水娓娓道来,告诉她谢庭玉是怎么做腊肠的。    婆媳俩头一次闲聊唠嗑,叶青水靠着这些柿子酱、腊肉腊肠、酥饼蒸糕……居然也没有冷场。    温芷华领着这一堆土特产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叶青水松了口气,她还以为她这个婆婆会跟徐茂芳一样,看不上这些土特产。    她听说婆婆在首都一家有名的酒厂当副厂长,温芷华这个年纪能做上副厂长,可见本事不小。    厂子原本是家族传承,但五十年代的时候改成了公私合营,得以保存了下来。    男人手头这么阔绰,是因为他能从母亲的娘家这边继承了一些祖产。烟酒糖这些东西,看着不起眼,但利润却高得惊人。    尤其国人爱饮酒,逢年过节、碰上喜事,再穷的人家也要喝两杯。    叶青水摇摇头,笑道:“我刚才还担心妈瞧不上这些东西,没想到一听是你做的,她全都拿了回去。”    谢庭玉淡淡地道:“水儿不用妄自菲薄,是你的方子好连我都喜欢。她怎么可能不喜欢?”    叶青水听到这里,再也不开口了。    这是他们母子俩的事情,她不应该替谢庭玉原谅。    叶青水永远记得那次谢庭玉埋在她脖子,难得流泪的情景。    几天后,大院里的邻居亲戚听到谢家儿子儿媳回来的消息,开始走动了起来。    叶青水从乡下带来的特产特别受欢迎。    尤其是去年来谢家吃过年夜饭的亲戚朋友,来了谢家之后吃了一顿还不够,还想带一点回去。    谢庭玉的朋友——徐玮,好声好气地恳求说:“弟妹,我不是自己吃,你嫂子特别想吃一直念着,她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看在这个份上你把它让我吧。”    他软磨硬泡地顺走了一斤腊肠,留下了两块钱和五市斤的肉票。    叶青水拿着这些钱票,好像看到了一点挣钱的希望。    她立即去供销社买了猪肉回来,二十斤的猪肉她如今提着沉甸甸的,但是叶青水心情愉快,干点活也不累。    她当天就灌了二十斤的腊肠出来,晒在院子里。    第二天谢奶奶见了院子里挂满的腊肠,只拍额头,怪孙子让媳妇干重活。    谢庭玉看着媳妇满满动力的身影,嘴角泛起笑容,“水丫很开心,让她做吧。医生说她也得适当活动,整天坐着我也怕她闷坏了。我都看着她呢,奶奶别担心……”    “她现在闻到肉味都不吐了,不是吗?”    腊肠做好了之后,大院里的人都知道谢家的儿媳妇又弄了很多腊肠。    因为它的味道特别好,香味浓郁独特,直令人惦记。许多邻居私底下偷偷来问她的腊肠。    要了人家的腊肠,总也不好意思空手拿吧?    这样一个星期下来,叶青水二十斤的腊肠全都被亲戚邻居要光了,挣了二十五块三毛。    她数着热烫的钞票,心想:还是首都人的钱好挣啊。    作者有话要说:    发66个红包,庆祝一下玉哥开始有人挖墙角    玉哥:“……”    第097章    叶青水在床头数着钞票,在县城里摆一个月的早点摊子才挣三十来块。    别看早点摊子不起眼,如果政策放开了,能让人好好摆摊子了,月入千把块变成万元户压根不是问题。    八九十年代还有戏言称造大炮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足可见这些小本生意挣钱。    怀孕的头三个月叶青水没有精力再做生意了,她怪不适应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