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节  (第2/3页)
感欠佳,做罐头还差不多。但是现在罐头厂已经饱和,我看不少地方正愁销路呢。”    林蕊激动地举起手来:“做罐头啊,做好了罐头卖给苏联啊。他们那儿正缺吃的穿的呢。”    魏镇长愣了下,难以置信:“苏联老大哥还会缺吃的?乖乖,他们日子应该过得比我们好多了。”    薛副教授不以为意地笑笑:“苏联已经被拖垮了。一个国家,如果老子英雄儿好汉,高干子弟占据重要岗位,要求民众吃糠咽菜,对资本主义世界百般诋毁,自己却腐化享受,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    他朝林蕊微微颔首,“卖罐头给苏联,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卖起来。”    林鑫奉母命来找妹妹吃饭,没在草莓大棚找到人,她就立刻往小龙虾田里头跑。    要说妹妹那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个性,记性最长的大概也就是小龙虾了。    听到“苏联”以及“罐头”之类的字眼,林鑫的眼皮子就开始跳,直觉告诉她不妙。    胆大包天的妹妹绝对什么话都敢往外头说。    林鑫快走两步,将妹妹拽到边上,瞪了她一眼,转过头朝薛副教授跟魏镇长礼貌地笑:“这丫头一贯喜欢胡说八道,不用管她。”    魏镇长却是心生向往:“要是咱们真能把东西拖去苏联卖就好了,那肯定不愁销路。”    “不行。”鹏鹏侧过头,认真地想了想,“太远了,等咱们的东西运过去,肯定得臭了。”    说着,他还肯定地点点头。    众人全都笑出了声。    薛副教授轻轻地叹了口气:“要是真有门路运过去的话,倒是桩好事。咱们国家重工业基础薄弱,苏联恰恰相反,双方可以互补。”    今年(其实应该是去年)物价飞涨,各地都开足了马力生产产品,谁的货仓里头都积压了一大批货物。    可是消费市场已经相对饱和。    况且国家政策一缩紧,基建项目全停,大批企业停工,人们手上哪还有余钱买那些。    林鑫理智的很:“这很难,用轻工业产品换重工业设施,我们愿意,人家可不高兴。”    林蕊却跟他姐唱反调:“事在人为呗。再高门大户,过不下去了还不得上典当行。况且他家典型的政治挂帅,人治大于法治,能操作的空间多了去。”    上辈子,她上幼儿园小学放寒暑假的时候,经常跟着林主席去单位。    林主席的小办公室隔壁就是党办会议室,听得最多的就是各种会议。    每一次一说到反腐倡廉,众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就会将无辜的前苏联拖出来轮一遍。    耳濡目染的成长环境让林蕊深深地记住了一件事,那就是前苏联在分裂之前,政府腐败问题非常严重,经济改革的失败令他们的处境最终雪上加霜。    不过好像没打到血流成河,因为叔叔阿姨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要提防像前苏联一样的和平演变。    林鑫拽了下她的小辫子,皱眉道:“别说怪话,旁人的事情,我们少插手。”    林蕊立刻拖着她姐去旁边咬耳朵:“姐,你知道吗?孙泽的大表哥已经打算去苏联当洋倒爷了。”    这人的嗅觉还挺敏锐。    好像当年往返于中俄之间的倒爷相当挣钱。    一直到三十年后,俄罗斯人还跑到中国来扫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转到俄罗斯去卖钱。    林鑫没好气道:“他当然能去,一般人哪里能买的到去苏联的票。”    林蕊愣了一下。    她看现在出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