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4节  (第1/2页)
    林蕊在碰到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难题时,第一反应就是先跳过再说。    没钱就没钱,根本不算事儿。    现在没钱,以后总归都有钱的。    舅妈先手工生产饺子、汤圆,等卖出钱来了,不就有资金投入到机器制造当中了吗?    少女振振有词,拿王奶奶和玲玲姐举例子。    当初她们去夜市摆摊子做生意,成本才多高。    可就是有了那一笔笔的小生意积攒出来的钱,他们现在才能够搬到亮堂堂的店面里头,做长久稳定的买卖。    所以说,现在的重点是先将自动饺子机给制造出来。    林蕊欢喜地哼着小曲儿,哎呀,知识可真是金钱啊。    苏木在边上沉默不语,他没有说的是另外一件重要的事。    或者说,那才是重点。    县里头之所以支持港镇办这个食品加工厂,根本目的还是因为急剧增加的富余劳动力。    领导们指望办出来的厂能够吸收更多的农闲农民,在这种情况下面用机器生产代替人工,岂不是抢了大家的饭碗,县里头能乐意才怪。    少年看着蕊蕊兴致勃勃像是在发光的脸,心中叹了口气,脸上却浮现出笑容来:“那咱们就设计一整套的吧,就是那种按钮一按下去,饺子就送到了冷藏车间。”    林蕊大喜过望,拍着他的肩膀夸奖道:“不错,很好,有魄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不过年轻人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咱们还是省省吧。    如此复杂的机器,咱们负责提出大概的需求跟流程就行。    至于具体怎么制作,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处理。    苏木立刻反对,还故意激将林蕊:“你不是说要自己找出来生产饺子元宵的机器吗?怎么现在就认输呢?”    林蕊瞪眼:“我可没有认输,我强调的是专业人做专业事,效率才能够更高。”    姐姐她的聪明才智无限,哪里能浪费在这些琐事上的。    她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她是领导者引领者,提出思路就行。    苏木反唇相讥:“那是因为你没办法脚踏实地,你不知道该怎么做。”    林蕊将手指头掰得咯咯响,狠狠地瞪少年。    嘿,小子,我看你是皮痒吧。    最近姐姐肯定是待你太好了,让你分不清东南西北。    苏木今儿却狗胆包天,居然连躲都没躲,反而认认真真地看着少女:“蕊蕊,咱们一起做这个机器吧,做一台真正属于我们的机器。”    还不满十五岁的姑娘愣了一下,有点儿别扭,现在的小孩子到底怎么回事?说话怪怪的。    不过说的好像她不能做一样。    不就是做个自动饺子机嘛,多难的事情,她肯定能做出来。    一向对自己信心爆棚的少女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应下了苏木的要求。    自己做,不请外援,叫这小子好好看看姐姐的聪明才智。    苏木在心中偷偷的吐了了口气,阿弥陀佛,有这么一桩事情拖着,估计接下来几个月都能消停下来。    这可真是谢天谢地。    第161章 教授思路广    林蕊一直在食品厂外围晃荡了好几圈, 最后才心有不甘地跟着妈妈往家走。    舅妈正忙着呢, 只送他们到厂门口就回头。    上了自行车大杠的姑娘, 突然间想起来,扭头问她妈妈:“你刚才跟魏镇长说什么来着?”    她想跟过去,她妈都不许。    当妈的人瞪了眼女儿:“就你话多。大人有大人的事, 你问这些做什么啊。”    林蕊福至心灵,立刻捂住了嘴巴。    啊!她想到了, 港镇也有邮局呀, 那邮局当初肯定也推销过邮票。    哦, 她妈好聪明,从乡下收邮票, 然后再带到上海去卖,赚得就是中间差价。    少女得意洋洋地小声哼唧:“你不说我也知道,我不告诉你。”    郑大夫警告地哼了声:“你知道就给我闭嘴,哪儿来的这么多话说。”    林蕊偷偷地做鬼脸, 心里头美滋滋的。不知道她妈这回收购了多少邮票。    唉,可惜她对邮票没研究,不然她自己也能在乡下好好找一找,看能不能发现合适的邮票。    郑大夫偷偷的松了口气。    包里头那两万块钱的国库券压的她真是胸口沉甸甸。    在魏厂长再三再四地“请求”下, 郑大夫终于“勉为其难”地答应帮忙收购国库券。    她眼下在上海读书, 周围同学手头基本上都有点儿闲钱,人家不忌讳等着国库券到期以后再兑钱。    所以郑大夫充当起掮客的角色, 帮着港镇或者说整个宁县往外头兑换国库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