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6节  (第1/2页)
    他紧跟着还对自己带来的人道:“把圆圆带上,我们走!”    朱婉婉有些茫然,那几个下人想要去抱魏圆圆,却又害怕那些枪,犹豫着不敢上前。    魏则见状,脸色极为难看,而魏圆圆见他这样,抱紧了朱婉婉的腿。    魏圆圆以前,最亲近的其实是奶娘,其次是祖母,跟这个祖父一点都不熟。    “你要耍威风,跟自己儿子耍去,别来我这里。”穆琼道:“把他请出去!”    这是穆琼第二次这么说了,那些士兵拿着枪就把人往外推。    魏则的脸都黑了:“你们好得很!我倒要看看,你们横得到几时!”    “这是怎么了?”就在这时,门口又有人来了。    这次来的,却是霍庸和霍英。    霍庸穿着军装,霍英穿着西装,两人看着都非常精神,身后还一溜儿跟着二十来个士兵,这些士兵手上,同样捧着东西。    他们这样子,有点像魏则刚来时的模样,但他们的排场,可比魏则大多了。    穆琼的目光落在他们身后的士兵捧着的红盒子上……这两人是来干嘛的?    作者有话要说:    霍庸and霍英:想来下个聘    第186章 过明路    “这是怎么了?”霍英皱眉看着眼前的场面。    “二少, 有人来闹事。”那个士兵道。    “霍二少?”原本已经气急败坏的魏则吃惊地看着霍英。    魏家老宅并不在上海,而在离上海坐船约莫一天路程的地方。    魏家在清朝时, 就已经很显赫, 后来恰逢战乱,魏则和他的父亲更是趁着机会,狠狠地发了一笔战争财。    跟官兵土匪勾结, 在灾荒年哄抬物价,给洋人做买办之类的事情,他们没少做。    当然了,这么做的也不止他们,那会儿不少人都这么做了。    总之, 一番折腾下来,魏家的家业越来越大, 到了民国初年, 家资已有数百万。    这还只是给外人看的。    早些时候,魏则常年待在上海做生意,近几年年纪大了,才将很多生意放下, 回老家养老去了,但即便如此,他也是时不时来上海的。    上海的生意他不可能全都扔下,有些关系也要多走动。    霍英这一年来在上海闯出很大名头, 开了许多工厂,魏则就去拜访过他一次, 这会儿自然认出来了。    倒是霍英,因为只见过魏则一次,并没有认出魏则来:“你是……”    魏则面对朱婉婉和穆琼的时候,架子摆地很高,这会儿对着霍英,他脸上却堆满了笑容:“二少,我是魏则。”    “原来是魏老爷,魏老爷来这里是?”霍英不解地问道,对方一说魏则的名字,他就想起来这人是魏亭的父亲了,只是魏亭的父亲怎么跟穆琼起冲突了?    “我的孙女在这里,我是来接孙女回家过年的。”魏则笑道,心里已经震惊不已。    去年年前,因为魏亭不听话,魏则将他赶出家门,不许他用家里哪怕一个铜元,那时,魏则其实是希望魏亭能向自己认错的。    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从小锦衣玉食地养大,一定过不了清贫的生活,而只要他尝到了苦头,肯定就会乖乖回家,按着他的要求娶妻生子了!    然而魏则想错了,他儿子竟然撑住了,还真的不回家了。    不回家也就算了,在他不给钱的情况下,他儿子竟是把大学办起来了。    魏则既为儿子骄傲,也因为儿子忤逆了自己而气恼,最后因为拉不下脸来,就一直跟儿子僵着。    他觉得,他儿子迟早会回家。    没人舍得放弃那么大的家业。    他儿子确实回家了,却是回来带走圆圆的,还因为他们给圆圆裹脚的事情,跟他们大吵一架。    简直不知所谓!    给圆圆裹脚这件事,是他妻子做的,他事先并不知道,但他并不觉得他妻子这么做错了。    圆圆裹了脚,将来才更好嫁人,不是吗?    很多家庭,还是喜欢三从四德的乖巧姑娘的,比如他。    虽说现在很多人会把家里的子女送去新式学堂,但魏则是不愿意这么做的,毕竟他的儿子,就因为去读了新式学堂,把心都读野了,竟然连传宗接代都不管!    那新式学堂,根本就不是什么好地方,男孩子不该去读,女孩子就更不该去读了,学学女红将来安安稳稳嫁人,才是正经!    当然了,最让魏则不能接受的,是他的儿子竟然为了个迟早要嫁出去的丫头片子,跟他这个当父亲的呛声。    魏则很愤怒,但他依旧没有拦着儿子把孙女儿带走。    他觉得他儿子定然照顾不好他那个孙女儿,迟早要把孩子送回来。    而让儿子照顾个孩子,也是让他儿子吃点苦头。    结果,魏亭竟然把孩子照顾好了。    这也就算了,魏则还听人说,他儿子跟个离了婚的女人在一起了,他们一起去参加了沈家的宴会。    要不是在儿子面前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