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节  (第2/3页)
 隆庆帝看了看方皇后的肚子,不置可否,片刻后才问:“冯氏如何?”    他说的冯氏不是平西侯夫人冯氏,而是冯贵妃冯氏,方皇后觉得肚子里的孩子动的厉害,伸手摸了摸肚皮,叹口气摇头:“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隆庆帝目光里带着点讥诮和冷淡,又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愤怒,一瞬间后又将所有情绪都敛尽了,只是沉声吩咐:“这样也好,等到她去了,便以贵妃礼下葬罢。另外,彭昭仪那里,她今次吃了苦头立了大功,四妃之位如今不是空了三个?将她挪上来,补个德妃罢。”    这些都是早就想到了的,方皇后并不迟疑的答应了,又问他:“过继给郑王的孩子,是从卫家挑?”    隆庆帝回过神来,略微挑了挑嘴角,不答。    可内阁第二天便拟下了旨意,定北侯府卫家,复爵。    因着卫大老爷已经去了,卫家三子都在科举一途上有建树,因此内阁破例商议,允许卫阳清以官身袭爵。    随着复爵的旨意下去的,还有发还明家一众被充没的家财的旨意。    圣心如何,天下人自然有眼睛看。    门庭冷落了十数年的定北侯府一时间门庭若市,宾客盈门,一时间连门房上的人都应付的有些吃力了。    幸好,内阁封赏的旨意不止一家。    钱士云家不必说,去了的老太太还被追封了个诰命,又有皇后亲自赏赐了奠仪,一时风头无两。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窦建英家里也着实热闹了一番。    而其余的,庆和伯府的林三少也着实亮眼,被隆庆帝擢升当了锦衣卫指挥使。    历来锦衣卫就不是个讲究什么资历的地方,可是这等年轻的锦衣卫指挥使,还是头一次见,而且内阁议定之后,废除了锦衣卫都督一职,意思便是,如今锦衣卫,便只剩两个锦衣卫指挥使相互掣肘。    而另一个指挥使,如今还未出现呢。    林三少一时炙手可热。    相比较起来,临江王府得的好处就不那么显眼了。    夏松这回并没有再接见自己爱徒,只是让儿子出去给楚景行带了个口信。    安分守己,未来可期。    楚景行翘了翘嘴角,恭恭敬敬的对着夏松的书房方向作揖行礼,而后才转身走了。    夏松的心腹幕僚便叹气赞赏:“临江王府三位王子,竟无一例外是人中龙凤……可惜了……”    的确都是聪明人,可是聪明人,往往想的太多。    沈琛当年是父母双亡,才被亲舅舅接到膝下充当亲儿子教养,可这回,明家翻案,平西侯沈聪的案子便也一同被翻出来了。    沈聪是无罪的,而沈琛业已长成,平西侯这个爵位究竟是怎么说,还要看上头的意思。    按照夏松自己对隆庆帝的了解,这爵位是绝不会放回的,那么……沈琛便只能是临江王府的郡王了。    临江王府也不是个太平地方。    不过这样也好,只有不太平了,上头才放心呢。    夏松叹了口气:“但愿圣上如愿以偿。”    生个儿子。    掀起了这么多腥风血雨,但愿日后的日子都能过的平静一些。再多来几次辛酉事变,朝野动荡,绝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    第301章 纷争    ,楚景行是被夏松教过的,他很能领悟夏松的意思,老老实实的也把夏松的意思告诉了自己父亲。    临江王长得很是清俊秀气,下巴蓄了一圈胡子,眼神清明的摸了摸自己胡子笑了笑,方才点了点头:“首辅大人说的是,如今对于咱们,无异于是最好的楚王死了,圣上当可有一段日子的安心,只要他顺利的再有个儿子,也就当是我们回封地之时了。”    楚景行应了一声,拿起手边茶壶给父亲添了茶,恭敬而不失亲近的喊了一声父王,又有些迟疑的问他:“那,平西侯的爵位,咱们是要……还是不要?”    临江王眉头也未曾皱一下,挑了挑眉便摇头:“怎可自己要,若是圣上想给,咱们自然接着。而若是圣上不想给,我们却要去要,这便是僭越了。”    楚景行便不再言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