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9页  (第1/2页)
    檀九章喝了口茶:“诸位可知,一名内监,所求是何物?”    在座都是读书人出身,家里不是钟鸣鼎食之家,便是世代书香之第,心里多少看不上太监。谁知道一个太监所求何物?    诸人脸上都显出茫然来。    “权?”有人猜。    “财?”另外的人猜。    檀九章却都摇了摇头。    “若是寻常太监,或许贪财,或许慕权,但我说的此人,伴陛下身边多年。论权,便是我等为臣者见了都需客气三分;论财,宫中丫头太监,都少不了‘孝敬’他,后宫嫔妃为了能多得皇帝一丝赏赉甚至也要与他套近乎给他钱财,更不要说陛下时不时的赏赐。只怕我们见过的好东西,都不及他多……    这样的大太监,平生憾事不过一点:绝子孙,无后嗣,不享香火。璋方才所提,这位内监的干儿子,便是我帮他细细查访,找到他堂叔的一个儿子,引荐给他认识,他认下的。这位内监旁的都能拒绝,只拒绝不了他这儿子,而这位干儿子和我交情不浅,我若托他递信进去,他必然是肯的。”    檀九章这样一说,众大臣默然挑不出毛病。    虽然吏部尚书总觉得这事巧得到了蹊跷的地步,到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檀九章态度又诚恳,表示自己不得皇帝喜欢,怕自己独自上奏,反倒叫皇帝先入为主想着他搬弄是非、对这件事不予理睬,非得请诸位当朝肱股之臣不可。    一位伯爷,再不得志那也是伯爷,超品的勋贵,这样恰到好处地把在座的大臣们恭维了一番,突出了他们的重要性。    在座的都不自觉就被说服了,对檀九章也在这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生出了亲近之感。    当檀九章告别时,毫无意外地拿到了十几位大臣联署的奏折。    “……真是费尽口舌。”    他登上马车,自言自语地感叹一声,给夏翊发消息:    【我拿到了十几个大臣的折子,明儿递到皇帝跟前,看他怎么说。】    夏翊回复得很快:    【你觉得皇帝会做什么反应?】    他是想不到,皇帝是会认同太子,还是会愤怒反对。    檀九章的马车里东西挺全,他之前说了太多话,有些口渴,此刻正拿着茶杯喝茶。看了夏翊的回复,他慢慢勾起一丝笑意:    【无论什么反应都好。】    那头夏翊一怔,也笑了。    确实,无论什么反应都好。    若皇帝不同意太子和七皇子求援津人的行为,必然会拦住,边关便少了一个威胁。    若皇帝同意他们这馊主意,朝中吏部尚书这样的能臣忠臣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