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6节  (第2/2页)
是长房二奶奶家的亲戚,便不让人进,随手指着后面,让人自己去寻。    恰好宁珂说完话赶来,骂了那门房一顿,才带着夏继祖从正门进来,又一路把他送到后园。    夏继祖怕让姑母难做,劝道,“谨守门户,也是大家规矩。纵是绕几步路,也算不得什么。”    可夏珍珍听得不高兴了,“守规矩是对的,可你若进来,过了二门便有夹道通往后院。一路还有小厮婆子值守,能犯得上谁家忌讳?怎么就不肯指路了?分明是欺负人!这事你们都别管了,回头我自打发人跟三叔公讲理去。”    夏继祖听得怔住,连宁珂也呆了一呆。    夏珍珍素来脾气极好,从不主动与人结怨,怎么这就刚强起来了?    此时一个清脆的童音响起,“这事娘也别管了,让我去吧。本来不大的事情,娘一去,倒把事情弄大了。”    转头一看,却是宁芳才下学回来了。    数日不见,宁芳又长高了好些。    从前婴儿肥的小脸略有些瘦下来,越发显得亭亭玉立,开始初露少女风姿。又因近来修习琴棋书画,气度越发沉稳娴雅。    夏继祖看得十分惊喜,“妹妹如今可真象个大家姑娘了!”    宁芳得意一笑,毫不客气,“那是当然!”    瞧她这痞痞的得瑟样儿,反把众人逗笑了,也不提那门房之事,只问宁四娘可是有空,然后过去说起宁怀璧任所之事。    听说今年天灾艰难,众人未免一番叹息,宁四娘素来面冷心热,马上问道,“那要不要银子赈灾?家里的旧衣裳旧被子也可以收拾一些。”    宁珂笑道,“暂且不必。今年可多亏了芳姐儿,给那些百姓找了条好门路呢。”    听说可以用稻杆换钱,宁四娘略略安心,只仍是道,“可每逢灾年,粮食必定涨价,光靠卖几个筐子,只怕仍是难以度日。”    夏继祖道,“小姑父也想到这一层,所以托我寻些菜种过去。走前亦问过当地老农。说大水淹后的滩涂地,倒是肥得很,若能趁年前多种些南瓜芋头,倒也可活命。”    众人听得点头,只宁芳却问,“那为何不种些番薯?那物极贱,有藤便能活,三四个月便能结果,极能饱肚子的,叶子还能当青菜呢。”    谁知众人听了皆是一头雾水,“什么叫番薯?”    呃……    宁芳暗呼糟糕,一不小心,把一百多年后的东西说出来了。如今这时候,大概还没有番薯。    不过想想受灾的百姓,她还是硬着头皮编故事,“这是我在乡下学堂听先生说的,那番薯好似是从海外来的,闽南便有。怎么,我们这里没有吗?”    看她还一脸纯真的扮无辜,众人没有多想。    夏继祖道,“还真不知道。宁七叔,你家生意做得大,可曾听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