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节  (第2/3页)
卫国公目光落在那地图上,道:“若要打倭国,便要出海,若想出海,便要无后顾之忧,扫清高句丽,震慑新罗、百济,打造水师。远渡重洋去打这样一个小国,劳民伤财,实在是不值当。”    “怎么不值当了?”乔毓反驳道:“这地方是偏远了点,可他们有矿啊!”    说及此处,她两眼放光:“很多很多矿!有金矿银矿,还有铁矿铜矿,我知道在哪儿,到了地方就可以挖!”    皇太子轻笑道:“海上远渡太过困难,前朝曾有倭国使节到访,说及此事,便道海上风浪颇大,时常有船毁人亡之事。”    “那是因为季节、风力和海里边儿的水流方向不对,”乔毓道:“这是有规律的,完全可以避开风险。”    卫国公若有所思道:“是有点意思。”    “倭国,”皇帝轻轻念了这两个字,目光锋锐逼人,不知想到什么,又摇头道:“一口气是吃不成胖子的,总要循序渐进……”    他神情陡然一肃,道:“好在,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乔毓振奋道:“造船!出海!去挖矿啊!”    皇帝看她一眼,忽然道:“你既然早就梦见这些,又这么想去倭国挖矿,为何不早些说出来?”    “……”乔毓哑火儿了。    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你是不是信不过朕,想等朕死了,再叫阿琰去做?”    “……”乔毓窘迫道:“别说的这么准嘛。”    皇帝瞥了她一眼,倒没再多纠结,目光落在那副难掩宏伟的地图上,神情希冀,久久没有做声。    正值贞观三年,属于大唐的盛世刚刚拉开帷幕。    吐蕃王朝的第三十二任赞普囊日论赞掀起变革,新旧势力的交替伴随着尖锐的矛盾,囊日论赞被臣属毒杀,新建不久的吐蕃王朝面临着严峻的危机。    而此时,他的儿子——吐蕃未来的一代雄主松赞干布,也才十二岁而已。    深冬严寒,又逢暴雪天灾,东突厥牲畜死伤无数,颉利可汗决议效仿汉制,加强集权,然而朝令夕改之下,却令部族离心,祸像已生。    倭国的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辞世,敏达天皇的孙儿田村皇子继位,即舒明天皇。    在舒明天皇在继位的当年八月,第一批遣唐使离开倭国,踏上了前往大唐的旅程。    新罗、百济不过边陲小国,不值一提。    再远一些,中世纪的欧洲正处于黑暗时代,而美洲与澳洲,也接近于一片空白。    前朝因暴政而亡国,诸方混战之后,乱世得以终结,却也给这天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武德年间的大唐,正处于阴翳的低谷,缓慢的舔舐伤口,休养生息,而随之而来的贞观,却如同东升旭日般光芒万丈,不可直视。    对于乔毓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    对于大唐而言,这也是最好的时代。    恢弘灿烂,盛世雍容,四海安澜,万国来朝,大唐王朝开启了有史以来最为绚烂的盛世华章。    第38章 纲略    这天下如此辽阔, 任何一个心怀壮志的君主, 都很难视若无睹,皇帝也不例外。    面前的地图颇为详尽, 但也只是局限于大唐及其周边国都,在更远的地方, 都只是草草勾勒出轮廓, 不甚仔细。    皇帝盯着看了半晌, 忽然一指地图西侧的空白地方, 那处被乔毓抹了几点朱砂:“这是什么意思”    乔毓看了眼,道:“这里有矿。”    皇帝又指向北方空白处的墨点:“这个呢?”    乔毓道:“不同的矿。”    皇帝目光热切起来, 紧盯着思忖片刻, 方才轻出一口气:“慢慢来。”    他转向皇太子:“你怎么想?”    “小姨母所说的倭国,一时半刻的打不过去的, ”皇太子徐徐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