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5节  (第2/2页)
二十八,才在自家管家的再三请求下,回了余家。    这注定是一个欢欢喜喜的热闹年。    有叶君昊的到来, 无疑更添加了欢乐的气氛。    这是他们在上京的第一个年, 叶君书无比慎重。    不仅整个宅第挂上喜庆的灯笼, 还亲手写了很多对联,准备贴门上。    路哥儿和南阿麼他们裁剪各种各样的窗花,贴在门窗上,烛影照映, 更添一抹喜庆。    年前他们还大肆采购一番,京里过年流行的玩意儿都搜罗回来, 只为过一个丰富的新年。    孩子们早就拿着烟花在院子里头玩,旁边有几个大人陪同,倒不必担心安全。    叶君昊还很童趣的和孩子们一起玩,甚至玩得比孩子还欢乐。    今年是他们离开家乡过的第三个年头。    虽然无法亲自去祠堂祭祀, 但是叶君书还是和往年一样,准备好祭祀用品,朝着家乡的方向祭拜。    叶君书觉得自己已经无愧于阿父阿姆,他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待三个月后的会试, 说不定还能更近一大步。    孩子们健康成长,活泼可爱。    他们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年夜饭弄得很丰盛, 满满两大桌子的珍馐美味。    上好的白酒搬上桌,叶君书和董叔几人觥筹交错,喝酒和喝水一样。    叶君书在他老师时不时都要一起喝几口的锻炼下来,不夸张地说,他的酒量早就达成千杯不醉的成就。    董叔倒是觉得意外,没想到看似斯斯文文的叶君书,酒量如此之好,于是喝得更欢了。    虽然叶君书还没结契成家,但是每年他都会作为家长给孩子们发红包。    不过这次多了个大龄宝宝,叶君昊。    叶君书见他伸出手讨要红包,无语的给了一个。    守岁的时候加上商队弟兄,二十来个人一起,热热闹闹的,可玩的东西多了,除了最小几个孩子,其他人连同叶君书一起,都守到天明。    新年第一句话,见面就是新年好,吉祥的话谁都能说上一大段不重复的。    繁盛的大都城,最热闹的不是家里,而是外面。    火树银花不夜天,形容上京的盛世繁华,十分贴切。    炮竹声自第一声响起,就绵延不绝,好似整座上京陷入狂欢。    叶君书他们说话都不自觉大声很多。    他们第一次在上京过年,不得不说,每个人都很好奇,外面是怎么的热闹。    因着过年,上京的宵禁基本解除,会延续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    大年初一,刚用完晚膳,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呼朋引伴出去外头,叶君书也带着孩子们出去走动。    他们在上京没什么亲戚,只有三两个朋友,叶君书只要抽个时间过去拜个年就好,其他时间都比较自由。    孩子们看什么都觉得稀奇,玩得乐不思蜀。    人一多就容易走散,叶君书自然不放心孩子们甩着两条腿到处跑。    不得不说,小孩子的精力旺盛得连大人都自叹弗如。一个没注意,就不知跑哪儿去了。    出门之前叶君书已经再三嘱咐过不能到处乱跑,但是小孩子玩心一起来,哪还记得什么叮嘱,满脑子只有他感兴趣的小玩意儿。    叶君书和叶君昊负责看顾双胞胎。这两个最坐不住,再加上个子小,一跑进人群里,人就看不见了。    最后,叶君书两人一人抱一个,将他们按坐在肩膀上,视野一下子变开阔了,简直是一览众山小。    本想自己跑的双胞胎顿时不动了。    一双眼睛左看右看,简直忙不过来。    看到好奇的东西,就指着一个方向喊:“大哥大哥,那边!”    叶君昊走到叶君书身边,两人顺着人流并立前行。    叶君昊突然感叹道,“子舟啊,哥哥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你既长得好又有功名在身,却到现在还没结契对象了。”    叶君书:“?”    “估计是因为以为你已经成家孩子都这么大了吧!”    叶君书:“……”    “没有的事,别乱说。”    叶君昊给予有力佐证,“哥哥我自认相貌不错,当初在外域时,可有不少哥儿朝我抛媚眼,结果现在娃儿在肩,都没有小哥儿看我了。”    他们朝代相对来说比较开放,一般小哥儿在亲友的陪同下都可以在外面走动,尤其在重要节日的时候,不少未结契哥儿都会趁此时机寻找两人,或者是双方有意或有亲事的未结契少爷哥儿趁机见面联络感情。    思及此,叶君书不由四处看了看,不知道阿玙有没有出来。    不过仔细想想,看到阿玙的希望不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