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6节  (第2/2页)
”    “……不是符咒,是草书!你仔细看!”    经过提示,谢孟筠很快瞅明白了,欣慰:“原来你写的是驽。”    匿名*:“……是繁体的‘击’。”    击的繁体为“擊”,唯一能和“驽”字搭边的,大概是它们俩都属于上下结构╮( ̄_ ̄)╭。    “击”字的攻击性很强,加上草书特有的连绵不断之意,更显难缠。    谢孟筠在交手的过程中,很快总结出规律:字的意思和效果直接相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前提是你得能看出来对方写的到底是啥=_=。    “‘迄’?”    “‘道’!”    猜测还在继续,可惜成功率从始至终都保持的十分稳定=_=。    仔细体会招式的意味,确实有阴阳兼济的意味,但从外表来分析,不说差着十万八千里,起码关键内核有着明显的不同,谢孟筠据理力争:“‘道’里面应该有个‘目’,你那就剩横折弯钩了吧?”    匿名*振振有词:“草书的精华就在于快速迅捷,所谓‘存字之梗概’,就是说只要大框架对了,细节方面有个意思就成,不用过于精细。”    谢孟筠:“那也不能写的完全让人瞧不明白吧?文字记录信息的基本职能在哪儿呢?”    匿名*安慰:“你这是还没看习惯,我给你丢几个简单的熟悉熟悉。”    新一轮“猜猜这是啥”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场:    谢:“六!”    匿:“是‘下’,左边那点其实不是点,是竖。”    谢:“原来你也知道自己把竖写的像点……”    匿:“=_=。”    第二场:    谢:“应该是‘以’。”    匿:“这次的竖不是竖,是双人旁,所以它其实是行人的‘行’。”    第三场:    谢:“‘3’?”    匿:“请不要把思维往阿拉伯数字方向发散,这是日月的‘月’。”    第四场:    谢:“汽水的‘汽’我还能分辨的出来。”    匿:“务必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这是繁体的‘從’——你不是认识双人旁了嘛?”    谢:“麻烦你告诉我草书的双人旁和三点水究竟有什么区别?”    匿:“……下一题。”    第五场:    谢:“你把‘下’扔重复了。”    匿:“呃,其实也不是所有的竖都会写出点,比如这次的点真的就是点,所以它才是‘六’。”    谢:“……”    ……    随着道具的不断消耗,写字的固然饱受打击,猜谜的也开始自我怀疑。    匿名*咬了咬牙,最后丢出一张最为简单,绝对不可能被认错的字——    谢孟筠眯起了眼,半晌后,才郑重开口:“今,白,山,还是日?”    匿名*瞬间崩溃:“四个选没一个对的!这是‘人’,一撇一捺都写的很清楚,怎么也不可能看错吧?!”    比匿名*更苦逼的是谢孟筠,她满脸复杂,同时发自内心的感谢历史上的书同文策略:“就因为它看着十分像‘人’,所以我才觉得肯定不是人……”    匿名*欲哭无泪,准备继续攻击的时候,动作忽然顿住。    ——他没内力值了。    稷下学宫的弟子和广大玩家一样,都需要进行内力的修炼,以便制作道具。    意识到终于没了阻碍的谢孟筠一掠上前,将剑搁在匿名*的脖子边,犹豫片刻,拿出纸笔,匆匆写了点什么,放在对手的面前。    “认得出来,我认输,认不出来,你去复活点。”    在专业技能对口的情况下,匿名*自信满满,并迅速给出了答案:“早,顿。”    谢孟筠饶有兴趣:“怎么瞧出来的?”    匿名*解释:“你‘早’字的竖和横连了笔,很容易看出来,‘顿’的话,左边勾出了圆圈,从底下的折连到右边页,然后一笔下来,最后那点有点翘,不过总体还是很清楚。”    谢孟筠将纸收起,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是英文的‘go die’。”    第182章    【帮会】碧轩冷灯:听完你的叙述, 同情是挺同情的……    【帮会】扬帆济沧海:就是不知道该更同情谁比较合适。    【帮会】瑟瑟红:说起来我小时候学校里还有写字课呢,可惜上的不是数学就是语文,有时还被班会占用╮( ̄_ ̄)╭。    吴越山青还记得谢孟筠跟稷下学宫的比赛是本日的第七场,所以对于后面三位群众的命运,十分好奇——    【帮会】吴越山青:你后面的比赛是否顺利,有没有受影响?    可能是提问的口气太过正直, 谢孟筠完全没体会到对方的言下的八卦之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