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节  (第1/2页)
    这二人行过礼后,便在等萧弋开口。    萧弋却突然叫住了刘嬷嬷:“嬷嬷进来。”    刘嬷嬷闻言,忙打起帘子,缓步走近萧弋。    帘子打起的时候,李妧微微抬头,朝内瞥了一眼,只不过她未能瞥见新帝的面容。    那一刹,只来得及瞥见对方的靴子。    黑色作底,上绣五爪金龙。    这厢萧弋淡淡道:“杨姑娘出宫时,忘了一样东西,你取去给她。”    刘嬷嬷点头应是。    萧弋敲了敲手边的匣子。    刘嬷嬷便动手将匣子抱了起来,屈身行礼,道:“可有什么话要交代姑娘?”    此时赵氏与李妧已经跪了有一会儿了。    赵氏眉头微动,也察觉出来了。这是威慑之意?    李妧倒是恍然未觉一般,规规矩矩地跪在那里,动也不动。    “交代了她也记不住。”萧弋淡淡道,仔细听,语气里像是还有点笑意。    刘嬷嬷也笑了下,抱着匣子,重新打起帘子出来。    等走出来,她面上的神情便又恢复先前刻板冷漠的样子了。    刹那间,李妧又抬头朝里面飞快地瞥了一眼。    这一次她的动作幅度要大些,但她依旧没能瞥见萧弋的模样,只瞥见了他的手。    他的手靠在膝盖上。    手指苍白而削瘦修长,指甲精心修剪过,那只手好看得像是精雕细琢而成一般。倒是让人不敢让人想象,这是个病弱之人。    新帝常年在涵春室内养病,宫内外少有窥见他面容者。    这也是她一回见到。    帷帘内,萧弋又轻咳两声,方才道:“起身。”    李妧反倒不敢起身了。    老太爷都还跪着呢。    萧弋道:“都起身吧。”    老太爷叩了个头,恳切地道:“谢皇上。”    李妧竟也跟着叩头,柔声道:“谢皇上。”    老太爷作出踌躇之色,似是有话想说,但又难于张口。    萧弋将他神色收入眼底,开口道:“这是李家行四的姑娘,与柳家定了亲的那个?”    李老太爷神色一僵,全然没想到萧弋会主动开口问起,还一提就提到了柳家。他只能点了点头,道:“正是。”    “听闻钧定侯府上二公子,早年也险些与李四姑娘定下亲事?”萧弋又问,仿佛只是单纯的好奇。    李老太爷脸上有点挂不住了。这话说的,像是他一女许了二家似的。他沉下脸色,道:“皇上,此乃坊间传闻,污我李家名声!我李家的姑娘,从不曾与钧定侯府定亲。”    “流言杀人……朕也不愿见李家蒙受污名。前些日子,李天吉买下一处宅子。后头朕才得知,原是从前的柳宅。不免叫朕忧心,府上姑娘将来嫁过去,该于何处落脚?”    李老太爷听得心都揪紧了。    他们李家这一代的子孙,无论男女,都是倾全族之力教养。    正是不想将李妧赔进去,他才会有此一行,相比之下,前来做戏骂一骂太后,那都是附带的。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太后纵使荒唐,但到底没做出有损国本、有损皇室颜面的事来,那她的位置便永远也不会动摇,小皇帝还必须得悉心奉养母亲。    李老太爷躬身拜了拜,眼泪流下来,道:“老臣心下也觉得疼惜这个孙女……如今那柳家人都不知去向……”    萧弋道:“他们如今落脚于城南林家,听闻他们意欲返乡,回宗族所在之地,若是少师即刻前往,想必还能寻得人,也不会酿成遗憾。”    李老太爷顿住了。    何意?    小皇帝这是何意!    一边的李妧攥紧了手指。    皇上的意思,不正是催他们去寻那柳家人,免得错过了这桩姻缘吗?    李老太爷这才发觉,皇上的反应和他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小皇帝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他们李家真心要与柳家结亲?    李老太爷心头“咯噔”一下,他知道自己须得赶紧开口,可如今能说什么呢?什么话都叫皇上先占去说了。难道要说,我们李家心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