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节  (第2/3页)
有些成就,家长免不了四处炫耀,苏杏在业内的小名气就是这么来的,也是后来郭家死不放手的原因。    在进入候选人名单时,那种小名气很快就被压下了。    因为她参与的行动非常隐秘,行踪要保密,名气大对她没好处。    所以,那段时间里,郭苏两家都不知道她在干什么。    还好,她不负师长们的期望。    不但成功破译古文,并跟随考古队顺利进入墓窟,又在墙上再次读出破解阵法的信息,让大部队安全到达主墓室。取出里边的文物,然后古迹面世,断绝他人的非分之想。    这一去就去了一年多,由于成绩斐然,她不但得到国家认可,还取得继续参与其他相关任务的资格。    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的话。    解译古文破墓内机关的工程,不是经常能遇到的。    她参与考古队的事情仅限少数人清楚,不宜外宣,但不妨碍她在国内的工作。她拒绝了很多研究机构的邀请,接受国内一所名校的聘请担任历史文学最年轻的一位女教授。    虽然可能甚微,但她已经深深迷上与古人斗智斗勇的工作方式,特刺激,特别有动力。而远离民间自建的各种教学机构,能避免被有心人利用;少与国家体系产生牵连,避免惹人注目。    如此,才不会影响她日后参与任务的机会。或许是天性使然,与男人相比,学术研究更加吸引她。    所以,在世人眼中她是一个不称职的妻子,作为女人,她是失败的。    待她终于有空已是三年之后,经一名竞争者的恶意提醒猛然发现自己还是有夫之妇。于是,她委托律师替自己办离婚手续。要不要男人没关系,自由之身还是要的。    这些年过去了,郭家如今儿孙满堂,生活美满。    小三又生了一个女儿,小四也是,郭家每天都热闹非凡。郭景涛乐在其中,但他依旧惦挂着远在他乡的妻子,并年年找人查她在外边怎样了,有没受欺负等。    妻子很努力,在工作方面能得到国内外文学界的知名人士的认可与赞许。    对此,他与有荣焉,并常常劝说二老,希望老人能消除对妻子的偏见。    本来就高看文化人一眼的郭氏夫妇,在儿媳取得成就,又有儿子大力夸赞之下,偏见略减,且期待儿媳能一直替郭家争光。    他们完全没想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苏杏居然一直没打消离婚的念头。    这一次,除了郭家不同意,苏家人一样极力反对。    因为苏海的大儿子二十三岁了,小儿子也年满十七,再过两三年就要毕业,得靠郭家帮忙找工作。    大儿子苏小峰书读得比自己老爸好,运气却一般般。    他考上g市一所知名大学时,由于和另外一名同学同样的分数面临淘汰,因对方有点后台。    那会儿,把苏海急得团团转,忙给远在国外的妹子打电话让她找妹夫想想办法。苏杏致电国内的友人找关系帮侄子争到g市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根本用不着郭家。    但是,苏海夫妇一直以为是郭家出手帮的忙。    如今的郭家跟十多年前的郭家大不相同,在g市算是有权有势的一大户。苏杏极少回郭家,作为亲家的苏海不好意思上门拉关系,遇到什么难事都是通过妹子传达。    国人有个共识,有权有势好办事。    一接到郭家电话得知妹子要离婚,苏海夫妇立马来到苏杏面前苦苦相劝,劝她以大局为重,以苏家的未来为重,以侄子的前途着想……    苏杏不为所动并告知兄嫂,两位侄子的一切都是她凭自个儿能力搞定的,与郭家没关系。    兄嫂听进去了,可惜不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