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2/3页)
  随手将几封半成品表章放回案头,魏其侯窦婴站直了身子,负手朝太子宫内宅的方向,心里头暗暗地庆幸:‘幸好是栗良娣先生了儿子,否则,太子宫加上掖庭宫……非乱套了不可。’    ★☆★☆★☆★☆ ★☆★☆★☆★☆ ★☆★☆★☆★☆ ★☆★☆★☆★☆    —— 京都长安鲁王官邸 ——    自马背上一跃而下,    江都王刘非将马鞭甩给长随,然后问狂奔着来迎接的鲁王官邸属官:他家兄长和小弟现在在哪儿!    鲁王家的门大夫毕恭毕敬地行礼,回话:“大王与胶西王幸‘西苑’。”    不等门大夫说完,刘非往左一拐,熟门熟路地往深里走。    大汉的江都王刘非是马上藩王,带过兵打过仗的人物,功夫底子好,加上心里有事,脚下就比平常又快了许多。没一会儿,除了当年跟着他一起上阵杀敌的武卫,其他人都落下了。    可等急匆匆的脚步踏入兄长的起居楼阁,江都王刘非的鼻子都快气歪了。    屋子里,鲁王刘馀怀抱把镶玳瑁嵌明珠的秦琵琶,胶西王刘端则执一柄碧玉长箫,兄弟俩一个拨弦,一个吹管,有应有和,音韵袅袅,好不优哉游哉!    ‘看我这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啊?!’摸摸已经见汗的额角,刘非很不满地瞪着哥哥和弟弟:“阿兄?阿弟?”    鲁王在百忙中抽空向二弟微笑了一下,算是打过招呼了。    胶西王刘端却合着双眼,全神贯注地吹奏——简直太过分了!    “阿兄,阿弟……”刘非挑起一道眉毛,故意拉长了声音问:“欲知中宫所出……细弟耶?细君耶?”    吹箫的吹箫,弹琴的弹琴。    ——这回,连个抬头打招呼的都没了!    ‘装腔作势?’    江都王刘非立时给气得横鼻子竖眼,没搭理上前来想帮忙宽外衣的内侍,直接抛下句‘想知道结果,就跟上来亲自问’拔腿就出了屋子。    走在穿堂外的长廊上,大汉江都王一边走,一边竖起耳朵听后面的动静。    没失望,    不多会儿,身后传来金属和石质地面碰击的声响——在大汉帝国,只有天子和藩王的鞋履底会装上铜质或铁质的防滑钉。    ‘装啊……再装啊!哼!’    江都王刘非嘴角弯起志得意满的笑容:‘就不信你们能忍得住!真不关心,何必滞留京都那么久?两个月前就该回鲁国和胶西国了。’    ★☆★☆★☆★☆ ★☆★☆★☆★☆ ★☆★☆★☆★☆ ★☆★☆★☆★☆    —— 长乐宫掖庭 ——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啊……哈哈哈!”    ……    未央宫的掖庭,栗夫人在笑!大笑!狂笑!    随着夸张的表情和剧烈的笑声,    高耸的复杂的宫髻松了,原本精致到无暇的妆容坏了,脸上的米分污去了一半,粘在衣领和前襟上;金簪珠簪宝石钗子横七竖八地半挂在鬓边,危险地抖动着……    宫室里几个资深老人彼此看看,脸上都透出惊异和不解——颠覆,太颠覆了!    在记忆中,眼前这位栗家美人儿自十二岁选入当时的太子宫起就深谙获宠之道,对美丽的追究更是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时时刻刻要把最好的仪容呈现在人前,唯恐一丝一分的疏忽导致失却君主的欢心。    如此不顾形象的行为出现在栗夫人身上,简直是不可想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