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节  (第3/3页)
,让俞莺巧有些无所适从,她怔怔看着他走远,带着惶惑,又抬头望向了那轮明月,心绪久久不安……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风雅的四公子表示在这样的月色下竟然没有人跟他吟诗作对好寂寞啊……    [莺巧:……]    [寨主:zzzzz]    [四公子:寂寞如雪!!!]    下面,是诗词科普时间!文中那句高雅的诗词,自然不可能是我写的!握拳!    [那只:不是你握个毛拳啊!!!]    [狐狸:……]    咳咳,总之,当当当~    《岁晚》    王安石    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好诗啊好诗~~~    ☆、第十章    这一夜,俞莺巧未曾好睡,三更的时候去镖师的院落里查看了一下,又嘱咐好生守夜。回房略睡了片刻,天就亮了。她梳洗完毕,又将车马整备妥当,便去请肖让。还未进院门,就听琴声泠泠。她心中一动,放缓了步子,悄然走入院中。就见肖让早已起身,正坐在园中的柳树下,枕琴膝上,静静弹奏。晨光烟柳,莺歌婉转,伴那琴声,分外动人。    俞莺巧并不懂音律,也听不出那曲子的高低,所能想到的,只有“动听”二字。她不敢打扰,伫立静听。忽然,柔和曲调里不期然地透出一声杂音,那般突兀,连俞莺巧也听了出来。琴声戛然而止,肖让长叹了一声,久久未再拨弦。    俞莺巧这才走了过去,唤他一声:“公子。”    肖让抬头,笑应道:“早。”他看着俞莺巧,略微打量了一番,摇头道,“看看你的样子,定是昨晚没睡好吧,眼圈儿都黑了。唉,这身衣裳色太浅,更衬得脸色暗了,换件鲜艳的兴许会好些。我替你选吧。”他说着,抱琴起身。    俞莺巧见他抱琴的动作有些异样,又想起方才那一声错音,已明白了缘故,对他道:“公子手伤未愈,何必勉强抚琴?”    肖让一笑,看了看自己的右手:“这都被你看出来了?其实也无妨,只是不能多弹。到琴集之日,应该就无碍了。”    俞莺巧又生愧疚,道:“我这就去为公子请一位琴师随行。”    “不必了。”肖让道,“若我选琴师,技艺容貌还可以将就,但若音律之上意见相左,实在是忍不得。高山流水,知音难求。还是别费那功夫了。”他说完,话题一转,“好了,别管这些了。你随我来换衣裳,再抹些脂粉才好。”    俞莺巧也不好再说什么,随他去了。    半个时辰后,她照着肖让的意思换上了珊瑚红的裙裳,挽着绿松色金丝纹的披帛,施了淡淡的脂粉。肖让又说她全无装饰,太过素淡,又拿出了首饰匣子,替她选配饰。左挑右选,终是定了金丝嵌了绿松石的钿花。好一番功夫,肖让总算满意,众人这才启程。临行之前,那翠红楼的鸨儿大有不舍之意,直说肖让是个知己,她替众人备了点心,又赠了一坛子素心白,这才依依别过。    符云昌睡了一夜,今早却还宿醉,虽喝过醒酒茶,也还头晕。俞莺巧便劝他不必骑马,又将第二辆马车稍微收拾了,让他休息。    众人走了半日,近午时的时候,便停下歇息。俞莺巧替肖让送过茶点,又取了一份,去第二辆车上看符云昌。同她一样,符云昌也被肖让逼着换过了衣衫,烟轻衣裳,衬得他的脸色有些苍白。他蹙着眉头,半倚着车厢壁,闭目养神。听得有人进来,他略微看了一眼,见是俞莺巧,他顿生欢喜,笑着招呼一声:“妹子。”    俞莺巧并不习惯这个称呼,但他似乎叫习惯了,她便默默应了。她放下手中的茶点,问道:“寨主可好些了?”    “没事。”符云昌逞着强,一边说一边取了块糕点塞进口中。但到底是宿醉,他的肠胃尚未恢复,只吃了半块,便有些咽不下了。    俞莺巧见状,劝他道:“寨主别太勉强,若是还不舒服,就再休息会儿吧。”    符云昌皱着眉头,抱怨道:“你别对我这么客气,怪生疏的。”    俞莺巧不解他的意思。    符云昌见她不答话,又道:“我叫你妹子,你该叫我哥哥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