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章 真传宗 (第2/2页)
从天宝二年到天宝六年,谢雉一直与清微宗关系密切,直到李玄都东山再起,才打破了这种局面。 面对咄咄逼人的李玄都,谢雉几番斟酌之下,派出了自己的三妹楼心卿与李玄都讲和。谢雉对于这位三妹,可谓是给予厚望,希望她能继承真传宗的道统并发扬光大,如此也算对得起故去的师父。 此时谢雉的寝宫中,三姐妹齐聚一堂。 一身素装的谢雉歪在一张软塌上,以手撑额。 平心而论,当年谢雉能在短短几年时间中就一跃成为皇贵妃,自然是极美,如今便是上了年纪,仍是一举一动尽显风流。 谷玉笙和楼心卿一左一右相对而坐,神态各异。 沉默了片刻后,谢雉开口道:“李玄都要上京,这是件麻烦事。” 楼心卿道:“麻烦事。” 谢雉看了脸色凝重的谷玉笙一眼,“二妹,你怎么看?” 谷玉笙摇了摇头道:“如今攻守之势异也。” 楼心卿道:“攻守之势异也。” 谢雉无奈道:“三妹,议事呢,不要嬉皮笑脸。” 楼心卿吐了下舌头,眼观鼻鼻观心。 谢雉又望向谷玉笙,说道:“二妹,你继续说。” 谷玉笙长叹一声,“前些日子我还跟明心谈起过此事,明心也是一直摇头,地师能对付李玄都,可地师飞升了,还把衣钵传给了李玄都。宋政和张静沉也能对付李玄都,可两人棋差一招,然后便死在了李玄都的手中,现在连正一宗也倒向了李玄都。如今李玄都大势已成,想要对付他,难。” 楼心卿插话道:“大姐,二姐,不是还有大剑仙吗?” 谷玉笙苦笑道:“大剑仙……谁知道大剑仙到底是怎么想的?李玄都能有今日,老宗主的放任不管占了很大原因。” 谢雉道:“没什么想不明白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当年大剑仙就是两头下注,他本人支持我们,又让李玄都支持张肃卿,不论谁赢了,清微宗都是赢家。” 楼心卿道:“这倒是了,天下三分的时候,武侯和他的族兄、族弟分别出仕三国,各为其主。不过武侯兄弟三人都是忠心不二。” 谢雉叹道:“也许大剑仙也没想到李玄都竟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不说大剑仙,就是你我三人,当日听说张海石将李玄都救走的时候,也只是一笑了之,谁又能想到当年个一心求死的愣头青竟然能卷土重来?” 谷玉笙默然。 楼心卿道:“那我们干脆就真议和。” 谢雉皱起眉头,沉吟不语。 谷玉笙道:“这里有一个难题,张肃卿、张白圭、张白月之死,总要给李玄都个交代。这不是李玄都愿不愿意的事情,就算李玄都已经不想报仇,他也要为张家报仇,因为这是他给世人的一个交代,维护他的公义之人的名声。所以谁来担当这个罪责?是你?是我?还是大姐?” 楼心卿张嘴无声,看嘴型分明是“晋王”二字。 谷玉笙望向谢雉。 谢雉陷入长久的沉默之中。 楼心卿也不催促,只是安静等着大姐做出决定。这也是她们姐妹三人之间的惯例了,大姐才是三人的主心骨,就像龙老人是七隐士的主心骨那般。 过了许久,谢雉摇了摇头。 楼心卿虽然不反对大姐的决定,但还是问道:“大姐,为什么不行?” 谢雉叹息一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谷玉笙点头道:“还是大姐看得长远,就算我们今日给了李玄都一个交代,也不过是得一夕安寝。待到明日,李玄都又要交代,我们该怎么应对?反而平白少了一条臂膀。这可就真是抱薪救火了。” 楼心卿道:“议和不是,不议和也不是,难道我们只能去求儒门中人了吗?可儒门中人又打定主意趁火打劫,非要大姐交权不可。这大权交出去容易,再想收回来可就是难比登天了。” 谢雉看了谷玉笙一眼,说道:“还是请明心以问安的名义给大剑仙写一封信,探一探大剑仙的口风。” 谷玉笙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