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宗室诸王 (第2/2页)
。也许李道虚和澹台云会为了大局来制约李玄都,不让他闹个天翻地覆,可在这种事情上,难道李道虚和澹台云会做哪个人的护卫吗?” 便在这时,殿外又传来一个声音,“杀人?不仅他会杀人,我们也会杀人,他要是在外面惹是生非也就罢了,我们管不了,可如果他敢到帝京城来,还不知道谁杀谁呢!” 话音落下,一名身着亲王服饰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正是姗姗来迟的唐王,他要比晋王年轻一些,不过也年过三十,是宗室诸王中的第三号人物,放在整个宗室之中,也是仅次于太后、天宝帝、晋王、燕王的第五号人物。 柳逸轻声道:“殿下说的是,如今儒门高手悉数云集帝京,在这件事上,李道虚不会支持李玄都,如果李玄都敢来,我们索性顺势设个局,把李玄都和他的死党,一起赶尽杀绝。” “且不说能不能杀了李玄都,就算能杀掉李玄都,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杨吕悠悠道,“诸位王爷应该知道上个月十五发生在大真人府的事情了,大天师张静沉也是这种想法,想要设局除掉李玄都,可结果呢?大天师还没等到朝廷的真人封号,就被李玄都打死在自家的大真人府中,还被李玄都这个外人废黜了大天师的称号,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最后李玄都又扶持了一个新的大天师,这大真人府俨然成了李玄都的大真人府。” 唐王坐在晋王的对面座椅上,问道:“杨公公是什么意思?区区一个大真人府岂能与偌大的帝京城相提并论?” “殿下所言极是,大真人自然不能与帝京城相提并论。张静沉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未必做不到。”杨吕先是微微欠身,然后话锋一转,“关键是杀掉一个李玄都要死多少人?如果他在临死前大开杀戒,要拉人垫背,只怕是……” 燕王开口道:“杨公公这是老成持重之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实乃再无其他办法的下策。” 唐王望向燕王,“四叔,您老有什么上策、中策?不妨说来听听。” “这不是正在商议吗?”燕王人老成精,打了个哈哈,“若是有了对策,那我们也不必在这里议了嘛。” 唐王轻轻哼了一声,撇过头去。 便在这时,谢雉开口了,“议事就议事,不要置气。” 所有人都微微低头,以示恭敬。 过了片刻之后,谢雉又说道:“不过他七叔说的也没错,从金帐到西北,再到辽东,要造反,总是要镇压的,既然是镇压,哪有不死人的。” 燕王道:“可现在的问题是,打仗要花钱,平叛要银子,手里没把米连鸡都哄不住,国库亏空,这就是朝廷最大的实情。” 唐王道:“辽东有钱,李玄都也有钱,还有那么多的宗门世家,都有钱。” 谢雉猛地抬高了嗓音,“唐王,够了!” 唐王猛地闭口不言。 谢雉望向燕王,“您老说该怎么办?” 燕王稍稍坐直了身子,说道:“依老臣之见,此事还要着落在儒门的身上。” 谢雉立刻明白了,儒门提出的条件就是让天宝帝亲政。于是谢雉将目光转向了天宝帝,此时天宝帝已经将手中的莲子羹喝完,好似什么事情都没有听到一般,十分安静地坐在那里。 谢雉拿起手帕掩嘴,开始轻声啜泣。 一瞬间,天宝帝、晋王和唐王立刻从座椅上起身,接着是燕王拄着拐杖艰难起身,然后连同两位司礼监的大太监,一起跪在地上。 谢雉哽咽说道:“这是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晋王直起身来,高声道:“虽然先帝不在了,但还有满朝文武和天下臣民,定能铲除乱党。” 便在这时,一场秋雨落下,敲击出沙沙声响。殿内却出现了死一般的沉寂,所有人都默在那里。 谢雉轻轻拭去脸上的泪痕,“那就要拜托晋王了。” 晋王磕下头去,“臣领旨。” 谢雉又望向唐王,“他七叔,你也要上些心,给我们娘俩一个安生日子。” “是。”唐王挺直了身子。 谢雉看了眼杨吕和柳逸,“还不快把燕王扶起来。” 两位大太监一左一右,搀起了颤颤巍巍的燕王。 燕王扶着拐杖,喘了口气,“无论如何,终究是绕不开儒门。” 谢雉又擦拭了下眼角,“还要您老多费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